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9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智能媒体对以数字政府传播系统为代表的政治生活系统的深度嵌入,影响传统政治传播生态的解构或重构进程,并诱发信息传播失灵、过度依赖技术、权力越界、资本侵蚀和治理失范风险。文章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为切入,发现数字政府传播范式的转型及其诱发的信息传播失灵风险、智能媒体技术权力的扩张、数字政府治理权力的迁移、智能媒体技术资本对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侵蚀等因素导致了上述负外部性的滋生。因此,需从整体性治理视角出发,优化数字政府传播模式的转型升级进程并提升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的民意吸纳水平,提高整体性治理模式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机衔接程度与网络风险综合治理效能,强化数字政府传播的整体性治理效果并优化数字政府资源的配置水平等,进而持续推动数字政府传播系统由风险变量转为事业增量。  相似文献   
22.
<正>20世纪末以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给广播影视等传媒带来巨大的影响,传媒和科技都呈几何级数发展速度变化与增长。年龄稍长的人,可能都经历了电视的视图从黑白到彩色,广电技术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节目从单调到越来越丰富的过程。如今广播影视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已经成  相似文献   
23.
一、我国电视发展问题的考察背景要想认识我国电视发展走向问题 ,需要至少关注两个宏观背景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以及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我国的电视是我国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 ,电视外部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深刻地影响到我国电视媒介的发展。二是世界电视业的发展状况。虽然不能生搬硬套国外电视的发展模式 ,但是 ,其中的一些规律我们也是不能回避的。如媒介的整合、兼并 ,媒介进入信息产业的竞争等。另外 ,WTO加入时间的日益临近 ,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审慎地思考我国电视业自身的发展战略。二、20年来我国电视发展过程中的问…  相似文献   
24.
25.
(续上期 )4 媒介产业技术变迁技术是推动媒介经济变迁的主要动力。对电视产业而言 ,这种影响主要在两方面 :(1)有线电视、卫星以及最新的数字压缩技术使得电视流通的渠道大量增加。这种膨胀影响到了电视的竞争市场结构 ,即随着作为传统市场准入的频道稀缺性门槛的消失 ,垄断和双头垄断已经让位于日益增长的竞争市场。这种影响可以看到一是电视业越来越从强调流通转向了强调内容制作 ,因此 ,电视内容权拥有者的权力将越来越大 ,这也就是为什么媒介集团纷纷向上游整合的战略根源 ;二是受众日益从主流频道流失到大量的专业频道上。美国三大广…  相似文献   
26.
胡正荣  李舒 《中国广播》2008,(10):12-14
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广播的表现多少有些令人尴尬:思想意识老化,节目信息量小,对社会生活介入少,流俗趋势严重,大量的时段和频率靠“点歌加电话”、“音乐加读报”甚至“坐堂问药”来充数,久而久之,广播电台的权威性、公信力、社会影响力都有所下降。尽管“2003广播发展年”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末以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给广播影视等传媒带来巨大的影响,传媒和科技都呈几何级数发展速度变化与增长。年龄稍长的人,可能都经历了电视的视图从黑白到彩色,广电技术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节目从单调到越来越丰富的过程。如今广播影视传播的数字化、网络化、互动化已经成  相似文献   
28.
全媒体时代不是靠调查几个受众,而是靠创造需求去引领市场。当然管理者坚定意志很重要,因为新媒体还没有赚钱的,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等等也就是刚刚有一点回报,还谈不上赚钱,能够持平就不错了。  相似文献   
29.
AIGC领域技术发展及结构革新,重构了当前传播格局与治理生态。一方面,驳杂的多元数字媒体平台传播图景,既是新闻传播伦理一体两面的表征实践,又潜藏效用危机化解对策与路径。另一方面,AIGC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其在传媒、影视、游戏、电商、音乐等场景的应用已趋成熟,有望成为继元宇宙时代之后的内容生产技术基础。基于该现实背景,通过明确AIGC在信息传播中的算法伦理、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隐私等现实难题以及亟待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寻绎媒介融合时代AIGC生产、传播及效用路径中的“为与不为”,进而建构一套符合当下经济社会、媒介语境以及行业发展现状的人工智能新闻规范和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30.
媒体融合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构成要素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属性的系统工程,系统观念则是全面理解其本质属性的关键思维方法,善用系统观念来指导融合实践更是成为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内在要求。因此,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必须遵循系统观念的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