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在媒体移动化和社交化的冲击下,杂志在中介功能、内容结构和资本补偿三方面均受到冲击.研究发现,不少时政类新闻杂志进入手机端时未关注到移动端的核心特点,因而未能形成竞争优势.在面临移动终端的新环境时,时政类新闻杂志应巧妙运用互联网思维,以二次传播为抓手,打造全媒体独立客户端,提升用户体验,探索赢利模式,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2.
越来越多的媒体人在离职之际通过朋友圈、微博、辞职信、访谈等方式公开或隐晦地表达离职信息.文章通过对近年来网络上公开的媒体人告别话语进行搜集分析,发现媒体人告别话语实质是个人身份转换的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媒体人实现从认知、情感和职业等方面的过渡.但是作为一种文本,个体身份转换的象征性表达实质上颠覆了媒体和媒体人的公共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规则的沦陷.  相似文献   
33.
公信力是传统媒体生存之本,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使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成为焦点。当前,西方主流媒体正不断地利用技术改造自己的新闻产品、采写模式、内部结构以及传受关系,以此强化技术基因,革新思维理念。媒体理念革新的核心应是重新建构以组织为中心的信息生产观,重建以公信力为基本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模式。然而仅从技术层面改变媒体结构和媒体思维,忽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必然会出现力有不逮的现象。  相似文献   
34.
经历了漫画、电视、创意图片、短视频等视觉化尝试后,新闻评论正出现海报化新趋势。本文通过对“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画里有话》栏目的分析,发现评论视觉化表达主要通过图形、文字、色彩三大视觉要素,或以信息、或以观点、或以情感进行论证。视觉化表达提高了表达效率,推动了转发和分享,但表达的简单性又限制了内容的表达。  相似文献   
35.
胡沈明 《青年记者》2022,(19):83-85
新闻使命观源于社会发展实践,其形成不仅需要社会的倡导,更需要高校的专业培育。就内容而言,新闻使命观要求新闻人才具备坚定政策方向、关注政策目标、理解政治大局的政治意识,具有团结人民、凝聚精神、共谋发展的凝聚共识意识,具备明辨真假、是非,进行协商的沟通意识。培育新闻传播人才的新闻使命观需从建构学生的宏观和沟通思维、让学生理解国内外格局和发展现实,使学生参与科研和业务实践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6.
17年来,"任仲平"文章风生水起,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曾经八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或一等奖,堪称"宝塔尖上的明珠".它以超大的篇幅、超长的写作时间、广泛的选题、独特的论述方式以及普遍的"论述框架"获得了新闻界认可,有网民称它为现阶段的"政治读本".从"任仲平"申报和获得中国新闻奖的结果来看,任仲平文章无疑属于新闻评论的范畴;然而从形式、思维、内容、操作理念以及操作模式等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它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体实现政治意图的一种"理论文章",而非"新闻评论".对于这种以传播效率为第一要求的文体,我们在模仿它的同时,是否可使之更加"短、实、新"呢?  相似文献   
37.
玉树地震:中国进入后灾难报道时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报道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8年)为检验标准的,那么,2010年的4·14青海玉树地震报道则是以汶川地震报道为参照物.  相似文献   
38.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知识传播的制度性设计,引导着学术生态。而主题策划在学术生态构建过程中作用重大,表现为打造学术体系、强化学术连结、推动知识传播、引导学术创新等方面。主题策划的一般路径表现为聚焦社会实践、学术实践以及凝聚学术群体上,未来需要更加强化学术体系化建设、关注理论中的重要变量、形成更加开放的主题策划平台以凝聚学术群体,从而引领学术研究回归问题、回归学术,避免异化。  相似文献   
39.
8月11日,广电总局印发《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对18个电视栏目、10个广播栏目予以表彰。这些创新创优栏目在拥有较好收视率、收听率的同时,拥有很好的口碑,在引导社会舆论、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科学知识、讴歌人间真善美、提供健康娱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广播电视呈现出一股清新正气。比如,励志类节目浙江卫视的《中国梦想秀》、云南卫视的《士兵突击》等以感人故事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江苏卫视的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造就一批平民知识英雄;辽宁卫视的新闻类节目《老梁观世界》探索生动活泼的引导新方式;湖南卫视的道德类节目《平民英雄》展现凡人善举,树立社会正气;中央电视台的娱乐类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突破以往娱乐节目定式,开拓增加文化知识含量新方向;河北卫视的《村里这点事》请农民自编自演农村题材栏目剧,被农民亲切地誉为"自己的节目";湖北省"垄上行"电视品牌扩展到全省各市州,讲农民事、说农民话,深受农民欢迎。为此,本刊特别约请专家及优秀栏目负责人、主创人员撰写文章,对部分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成功原因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分析梳理。  相似文献   
40.
新闻评论是一种批判性极强的文体,当它与政治和利益联姻之时,批判便有可能转为“批评”与“打击”,结果会导致“克制“尽失,“行为暴力”演变为“语言暴力”. 新闻评论语言与语言暴力 新闻评论中的语言暴力,是指不以逻辑推理为手段,直接以“攻击性,辱骂性、贬斥性、威胁性”①或权威性语言表达主体自身诉求,其意在建立主体的道德优势与社会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