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开放档案再认识姜之茂在《档案学通讯》2005年第二期撰文指出:在党和政府的着力推动下,我国的政务公开工作已驶上快车道。为跟上政务公开日益提速的新形势,档案工作应理直气壮地提出政府档案以开放为原则,不开放为例外,至少自形成之日起满三十年的档案应以开放为原则。《中华人  相似文献   
42.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经常写文章的人,都应该选取自己最熟悉、或者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人和事来写;要根据自己的驾驭能力和透视程度来确定题目,尽可能把要写的人和事或要说的理由写深写透;要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切忌:贪多求大,面面俱到,空泛议论,人云亦云。如果把这篇文章拆分成几篇(题目分别为:这些单位的活力何在“,遭贬”质疑“,为他人作嫁衣”不好吗?谈新时期档案工作的定位“,观念创新”浅议,用人机制应该创新,论“服务创新”,档案专业培训工作如何改革等)来写,把每一个题目写深写透,可能要比泛泛而谈的此文好得多  相似文献   
43.
信息资源管理:当代档案管理之主流范式 丁华东、李珍在《档案学通讯》2006年第3期上撰指出:信息资源管理是当代档案管理的主流范式。档案信息资源管理范式的特点是:(1)在价值取向上强调档案的信息价值;(2)在管理模式上强调信息的集成化管理(图、情、档一体化);(3)在管理目标的实现上,强调信息的开发利用(开放性);(4)在理论基础上强调信息管理的理念(信息论、信息管理论);(5)在管理手段上强调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6)在管理效益上强调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44.
李定国率领的大西农民军进入黔、滇地区后,由于形势的变化,大西农民军放弃了原来的宗旨,决定采取联明抗清的策略。其联明抗清能够实现的原因主要是李定国在黔、滇民族地区采取了联合各地土司头人和少数民族人民共同抗清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一、积极联合黔、滇各土司头人和少数民族人民共同组成抗清力量;二、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和汉族地区同样的土地政策和发展生产、严惩贪官的政策;三、在大西农民军中实行了少数民族士兵和汉族士兵一律平等的政策;四、实行了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政策。由于这些政策的实行,使大西农民军取得了土司头人和少数民族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参与,建立起了抗清根据地,共同进行抗清斗争。  相似文献   
45.
关于人事档案所有权的思考 魏勤政在《档案学通讯》2008年第一期撰文指出:要想很好地解决当前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必须对人事档案所有权进行合理定位.作者认为:  相似文献   
46.
胡绍华 《档案管理》2008,(1):F0003-F0003
2007年9月18日至21日,中国老教授协会档案与文秘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在郑州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部分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档案局(馆)的37位老教授、老专家围绕"档案工作如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47.
改革和发展档案事业的几点思考胡绍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必将推动我国档案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我们应以怎样的姿态投身改革、服务改革;在投身和服务改革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48.
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前不久,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考察工作时又强调,“三个代表”是我...  相似文献   
49.
中国的档案工作之所以具有特色,其主要因素就是:体制健全,体系完备,其中的关键又在于体制健全.  相似文献   
50.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为先、全面发展的原则;应处理好科技创新活动与教育创新的关系、科技创新活动与知识教育的关系、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的关系;应注重培育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保障机制等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