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0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教育   9265篇
科学研究   1404篇
各国文化   156篇
体育   1336篇
综合类   277篇
文化理论   84篇
信息传播   206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73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400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561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643篇
  2009年   678篇
  2008年   683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742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702篇
  2002年   607篇
  2001年   423篇
  2000年   534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262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94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163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38篇
  1989年   113篇
  1988年   100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97篇
  1984年   91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6篇
  1980年   32篇
  1979年   18篇
  1959年   17篇
  1958年   20篇
  1957年   20篇
  1954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81.
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反腐力度的加大和社会民主监督力量的成长,一批批大小贪官纷纷落马。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老记”们注意与反思:就是在这些腐败官员纷纷落马的同时,有些“老记”当年为贪官写的那些“作秀力作”,难免成了同行的笑料。 客观原因一定会很多。但主观原因我们也不能不挖一挖:为什么会被官员“作秀”的假象所蒙骗?自己的眼睛为什么只会盯着领导而看不见群众呢?等等。这样挖挖,可能就不觉着冤了! “老记”要警惕和防止被官员“作秀”耍了,笔者有个“三不”建议: 一是不要被“遮了眼”。一位被“官员”作秀耍过的记者颇  相似文献   
182.
在两岸三地,大部分人都在说中文,而在马来西亚,国语是马来语,中文被称为华语即华族说的语言.阅读华文书籍,在两岸三地是理所当然之事,但对于东南亚的华人而言,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谓的不容易,在于书籍的流通与阅读的能力.当然,这些不容易也同各族群的政治斗争以及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83.
六片呈暗黄色的纸页,边缘都有些残破,毛笔书写的墨迹,透露出中古时代特有的气息。这就是档案界称为“唐六件”的唐代档案,它们经过精心修复,现收藏在辽宁省档案馆。我们有幸见到这六件档案,是五年前在香港零至壹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档案精粹·辽宁卷》上。虽然在印刷品上看到的是原件的照片,但亲眼目睹档案部门收藏的唐代档案,哪怕是印刷件,心情也是别样的,因为此前我们虽然了解各地有关博物馆、图书馆和一些大学藏有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献,但从未知晓档案馆保存有唐代档案。唐代档案保存至今已逾千年,每页字纸都成了罕世奇珍。纸质…  相似文献   
184.
4月9日,由中宣部、财政部、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共同召开的全国部分新闻媒体广告经营管理座谈会在西安召开,华商报社在会上介绍了经验,现将他们的经验予以刊登,供各单位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85.
期刊刊次号设计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期刊刊次号的设计方案出现多种类型,笔者将其汇总展示,并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6.
迷失了自我的图书情报学教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分析了目前图书情报学教育的迷失,并对图书情报学教育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87.
网上导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树立导读工作技术化意识 ,在图书馆开展以网络化环境为依托 ,以传统导读形式为基础并加以扩充和延伸的导读工作。  相似文献   
188.
“隐性采访”,通常是指记者不公开身份进行秘密采访或者化装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新闻记者挖掘深度新闻的一种常用手法。隐性采访往往使媒体能获得其他采访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事实,最大限度地逼近事件真相,突出采访环境的原生态和“内幕”后的真实情况,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增强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对于新闻媒体和记者来说,采用此类  相似文献   
189.
凡文 《记者摇篮》2004,(7):12-12
现在,报纸上新闻报道的长风到了非煞不可的程度。因为稿件长,一些人想看,没那么多时间看;一些人望长兴叹,不敢看;还有一些人,久见其长,烦,干脆连瞅都不瞅了。如此这般,严重地影响着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所以应借“振兴”的东风,狠狠地煞一下报纸上的长风,真正让更多的人能去看报,用最少的时间看到较多的内容,以尊重读者,服务“振兴”。  相似文献   
190.
认识江堤是十数年前的事了,那时,他给人的印象是一介书生。作为新乡土诗派的代表,他发起中国新乡土诗歌运动,屡有新作。几年后,他突然“人间蒸发”了,原来是隐居于一座山间庭院,过着陶渊明那样的纯粹生活,“离文化很近,离世俗很远”,诗人的痴气一发真是了不得。这座山间庭院便是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号称“天下第一书院”、“天下四大书院之首”。千百年来,作为儒家活动的重镇它一直是南部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