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7篇
科学研究   12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苏敬勤  张琳琳 《科研管理》2015,36(10):44-50
通过归纳和扎根分析,本文验证了一个复杂技术子类别——复杂消费产品的存在,并对其概念、特征和情境表现进行了探究。结果发现,根据产品类别、生产类型和技术复杂性等三个维度可以识别出复杂消费产品;与复杂产品系统和大规模生产产品不同,复杂消费产品具有零部件界面复杂等产品特征、大批量生产等生产特征、技术含量高等技术特征、市场驱动等创新特征、国际化水平高等竞争与合作特征、交易数量多等市场特征。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中国复杂消费产品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征情境,包括缺乏核心关键件技术等技术特征,缺乏科技进步驱动创新、柔性化创新等创新特征、受到中度规制的市场向一般市场机制演化、政府从中度调控向低度调控演化等市场特征。  相似文献   
22.
随着中国与西方存在显著情境差异的合理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化因素越来越突出,如何从各种带有差异的情境对管理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解答,成为学术研究的一种必然。通过对国内管理领域有影响力的12个期刊1993-2012年筛选文献的扎根研究,本文考察了情境视角下的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路径、发展脉络和分析框架。结果发现,情境视角下的中国管理研究包括直接利用、现象分析、情境分析等三种主要路径;经历了从直接利用、聚焦于现象的有限情境化研究、聚焦于现象的深度情境化研究、聚焦于情境的深度情境化研究到聚焦于情境的有限情境化研究的发展脉络;以中国情境化研究方式、情境化程度和时间维度形成中国情境化分析关系框架,匹配为多种情境化分析方式;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对情境化视角下的中国管理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
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我国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和大连市科技创新政策的构成进行对比分析,选取Ucinet软件处理数据,将分析结果用网络图显示,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相似文献   
24.
通过技术跟踪,可以了解某一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态势,为技术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但目前对技术跟踪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此,文章从共词分析的角度,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三个方面,提出技术跟踪的可视化方法,详细地阐述了此种方法的结构和具体实现步骤.在此基础上,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从个人、机构和国家三个层面进行可视化实验,并着重对中国在此领域的技术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判别技术领域的深层次结构,为技术发展战略的制定做一些基于工程技术分析手段的支撑性工作.  相似文献   
25.
26.
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选取家电制造企业引进型管理创新的管理实践,对管理创新中认知惯性、学习惯性以及组织惯性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在管理创新引进的不同阶段,不同维度惯性所起作用不同。认知惯性是管理创新引进前期的主导惯性,主要通过企业家警觉、知识搜索、企业家意图、成功欲等体现;学习惯性在管理创新引进的执行期起关键作用,企业通过学习惯性完成资源的获取,实现组织对资源的控制以及内部化过程,是组织实现引进型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条件;组织惯性在引进后期起主导作用,是组织在原有知识体系模式的基础上,对新的管理创新实践和理论的吸纳。最后,提出了引进型管理创新过程的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27.
动态能力是系统集成开发商实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关键能力.为构建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动态能力维度,运用探索性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的产品创新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动态能力由三个维度以及六个子维度组成,具体包括:客户导向的感知能力(政策搜索和高管社会资本)、多组织协同的控制能力(集成创新管理和自我组织网络)、交互学习能力(技术获取和知识吸收).  相似文献   
28.
“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结构化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创新过程"视角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35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明确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构,并引入雷达图方法实现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的可视化。首先,通过对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回顾,构建了"创新过程"视角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随后,通过因子分析明确了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  相似文献   
29.
基于理性视角,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企业家驱动型管理创新实施阶段的企业家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和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构建了企业家驱动型管理创新实施阶段二维度模型。研究发现:在企业家驱动型管理创新实施阶段中,企业家具有指导型和变革型两类试错行为;实施阶段的关键影响因素包括企业家、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3个层面共12个因素,并且关键影响因素在同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和不同行业之间两方面存在差异性;企业家在实施阶段中遇到未预料的和最为困难的两类问题。  相似文献   
30.
本文基于技术轨道理论和德温特创新专利引文索引(Derwent Innovation Index,DII)数据库,利用Python编程语言获取专利引用数据,以智能手机技术颠覆传统手机技术等为例,分析了专利量、专利引用量和专利引用率等随时间变化的JΛL型曲线,从而揭示了颠覆性技术的演化轨道,建立了颠覆性技术演化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了"专利影响因子"这一计量指标,提高了对颠覆性技术进行早期识别的准确性,以期为相关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