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7篇
科学研究   12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技术能力成长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后发国家自主品牌轿车制造企业,通过对其技术能力的成长比较, 探讨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路径。在基于汽车产业的模块化特点和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性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汽车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是模块化知识系统的成长,并界定了汽车模块系统中的系统知识、模块知识和关键模块。通过对后发国家自主品牌轿车制造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内企业技术能力的成长进行比较,总结后发国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技术能力成长路径,指出系统知识对于模块知识的时序优先成长。  相似文献   
62.
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适配过程机制分析:多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适配视角出发,通过多案例研究和跨案例分析,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创新的适配过程企业家主导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感知-评估-决策-实施-惯例化"(P-E-D-I-R)适配过程模型.其次,在对适配过程模型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中远和辽宁A物流公司进行多案例分析,研究并验证第三方物流获得适配的过程,阐释企业家主导作用机理.通过多案例研究和跨案例分析表明:企业家在五个阶段适配过程中均发挥了关键的、主导性的决定作用,且企业家的主导作用贯穿于全部适配过程的每个阶段,将各个分立的阶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管理创新适配过程并在每个适配阶段将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进行适配,调动企业内部资源以适配企业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3.
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资源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产业全球竞争力的提高,需依靠自身技术能力的建立和提升来实现.从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定义及构成要素、技术能力的演化轨迹及技术能力建立与提升机制等方面对理论研究加以分析,从中总结出对发展中国家建立和提升技术能力实践的启示,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4.
在文献回顾和中国华录·松下公司案例分析基础上,得出后发企业技术能力生成与提高的成功经验:即科学依循技术能力体系的内在演变规律,注重产业链与技术链协同发展,在研发策略、研发人员及资金保障等方面构架有效的自主研发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5.
 全球技术环境的快速演变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创新机会,企业只有识别和把握潜在的技术创新机会,才能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基于此,文章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构建技术创新机会识别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一个可视化的创新机会识别方法,同时以公路工程领域为例进行机会视别的可视化实验,以此判别该技术领域的深层次结构,进而挖掘出潜在的技术创新机会,为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决策支持和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66.
模块化背景下后发国家产业技术追赶机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模块化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的主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研究模块化背景下以我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的产业技术追赶问题.从产业模块化的原理出发,指出产业模块化的发展推动了产业技术系统的层级化发展,提出基于“关键模块层”的技术平台概念,指出了不同层级技术具有协同发展的特点;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是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的双重追赶,并明确了技术能力同技术水平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模块化产业技术的不同发展模式,对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机理进行说明.以中国华录.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技术发展为例,详细分析后发国家模块化产业的技术追赶问题.  相似文献   
67.
基于欧洲国家生态工业发展中的资源外包实践,分析了废物流集中、能源管理外包和集群外包三种环境资源外包实践形式,并对三种外包形式的共同点和差异性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环境资源外包对我国生态工业实践的四点启示,对于丰富生态工业理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案例研究成为国内学者探索中国情境下基于企业实践的管理理论的重要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现有案例研究方法相关理论,从数据处理的角度提出一个评价案例研究数据科学性的评价体系,以全面评估案例研究者处理数据问题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为研究者运用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案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该体系包括由六项指标构成的数据收集策略评价要素(数据选择理由、多种数据来源、数据来源说明、数据补充清理、数据偏差说明、建立案例研究数据库)和由两项指标构成的数据分析策略评价要素(构念与数据的契合性说明、构念三角验证).以上述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为基础设计测量题项,并以2007年—2011年已发表在国内领先管理期刊的122篇案例研究论文为样本,将基于一手数据的案例研究论文样本与基于二手数据的案例研究论文样本进行对比,分析国内案例研究者在处理数据科学性问题上的实践和不足.最后,给出提高案例研究数据科学性的研究策略,以期推动中国的管理学案例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
崔淼  苏敬勤 《科研管理》2014,35(9):131-137
鉴于近年来一些中国企业利用私募成功完成跨国并购交易,但缺乏相应理论解释的现状,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文章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联想联合美国德州太平洋集团、新桥资本和泛太平洋集团并购IBM PC业务,以及中联重科联手弘毅、曼达林和高盛并购意大利西法的案例。研究结论表明:并购企业构建的以自身为核心、包括私募及其既有网络中的组织在内的跨国并购交易网络是并购交易成功的关键;这些相关主体能够为并购企业提供互补性的资金、信息和关系资源,帮助并购企业规避风险、取得交易的成功。  相似文献   
70.
环境不确定性、能力基础与业务调整: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苏敬勤  崔淼 《科研管理》2011,32(2):106-113
摘要:整合了现有的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两种研究视角,构建了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能力基础的内外部综合分析框架,探讨企业业务调整的选择机理。通过对宝钢、首钢和太钢垂直多元化业务调整的多案例研究,辅以质性数据分析软件ATLAS/ti 50,得出:企业业务调整是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能力基础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下游产业的技术创新、社会经济环境、政策、资源约束和市场竞争迫使企业进行业务调整,企业的资金及技术和管理能力是企业业务调整的支撑条件,同时也约束了业务调整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