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9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一个烤烧饼的,此人每烤一个烧饼就熟记一个英文单词,多年的日积月累他竟把一大本厚厚的英汉辞典背了下来。一位刚刚恢复工作不久的大学校长,知道了这件事后,就派人把这个人找了过来,面对一大帮英文教授的提问,烤烧饼的坦然自豪地一一正确地问答了出来,在场的人个个目瞪口呆。而后这位校长便决定破例聘这位烤烧饼的为大学教授。此校长便是“文革”后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匡亚明。南京大学在“文革”以前也只能算是一所第二集团高校内不能引人注目的一员;然而“文革”以后就是这位叫匡亚明的校长,使南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大从第二集团中脱…  相似文献   
52.
当年参加“一大”的12名代表(不包括陈公博)及2名共产国际代表,还有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二人,后来他们回忆“一大”召开、闭幕的具体日期.及“一大”起草通过的纲领和决议案的下落时,个个印象模糊.当初或许他们没有意识到其意义的重大,这给后来的研究留下了许多空白和麻烦。还是“一大”代表陈公博心细,他当年留下的文字记录帮后人解开了许多“一大”的历史谜团。  相似文献   
53.
人教版《将相和》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经典一课,其“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两则成语故事流传千古,于是爱寻根求源的国人最关注的便是那“璧”的去处!“完璧归赵”这个成语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是:“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听说赵国国王得到举世闻名的和氏璧,便骗赵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换赵国的和氏璧,赵王惧怕秦国的强大,不敢拒绝,但又怕上当。大臣蔺相如自告奋勇愿带和氏璧去秦国,表示如果换不到城,一定把璧完整送回赵国。当秦王从蔺相如手中接过和氏…  相似文献   
54.
差不多15年前 ,那时我在北方一家报社工作。一天一个自称是作者的年轻人来到编辑部 ,要找主编 ,我作为一个编辑接待了他。他自称在乡下一所中学任教师 ,并说他曾投过一篇稿子给我们 ,但总也没有收到回信 ,今天特地来省城探探消息 ,看我们是否已收到 ,说着他从肩上取下了用网兜套着的一本封面为红色的证书 ,这也是他带的仅有的一件行李。当他打开来时 ,我才知道这是他的大专毕业证书 ,他向我展示着他是大专毕业 ,是一所师专中文系的毕业生 ,并反复强调着 ,证明着他是大专毕业 ,唯恐别人不知道 ,甚至于怀疑他的学历身份。当他走后我找来他的…  相似文献   
55.
胡适进北大     
苗体君 《师道》2003,(8):44-45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正式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当天他就去前门中西旅馆拜见陈独秀,并力劝陈出任北大文科学长要职。陈独秀当时在上海办《新青年》杂志,在全国十分有影响力,此次是来北京出差的。他向蔡元培详述自己不善教务,且正忙于创办杂志,所以极力向蔡推荐他的安徽同乡胡适担此重任。  相似文献   
56.
哲学历来被看作是最高意义上的“智慧之学”,是高深莫测的,一般人是很难懂的,而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是中国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开山之作,曾长时间地影响了我国的哲学界。艾思奇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革命家庭;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很小就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思想进步活跃,曾经被俘入狱;留学日本主修冶金专业,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马克思主义有着特别的兴趣;善于了解社会、洞察人生,而且对生活充满了情调。这五种因素最终铸造了艾思奇马克思主义大众哲学家的美名。  相似文献   
57.
周恩来"一国两制"思想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大革命失败后,周恩来就开始"一国两制"理论萌芽的实践和探索;国共第二次合作中,提出建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与国民党政府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体制;在和平解决西藏问题上,提出在确立一个国家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农奴制两种社会制度的体制;周恩来等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思路和设想,是"一国两制"构想的萌芽;1957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香港问题》的讲话中首次形成"一国两制"构想;"一国两制"是对周恩来的"一纲四目"的提高、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8.
1917年出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是一位学贯中西的伟大学者,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但他更见长的是在发现任用人才上,还有就是对北大的全面的改革。在他任职北大期间,广聘天下各方面贤才,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他聘请了以西学见长的胡适,以中学见长但思想保守顽固的辫子教授辜鸿铭。他大  相似文献   
59.
过去在研究李达时,人们忽略了中共"一大"前李达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贡献."一大"召开前,在"关于社会主义的辩论"、"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中,李达是论战的主将,还参与了与修正主义思潮的论战,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进行了思想理论的准备;他主编《共产党》月刊,为建党开辟思想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60.
据2004年3月《华声报》报导,效力于美国NBA火箭队的中国球员姚明,最近两度在电视节目上被人以带有侮辱成份的“支那人”一词来形容,第一次是电视台转播篮球比赛时,广播员Steve Kerr称姚明为支那人;第二次是在电视连续剧“Yes,dear”里,两名演员对话时也称姚明为支那人。为此美国同源会会长符之坚写信向Steve Kerr和CBS公司总裁投诉,对方接到投诉信后,便公开承认了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