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数字化"是报业的发展方向,但不能因此忽略、放弃平面媒体甚至专门进军互联网,那样就成了无源之水,难成大器.报纸要做的就是界定好自己能做而网络做不到的产业价值链定位,报业集团抛弃传统报刊孤立地研究新媒体产业没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2.
每年传媒学科毕业的大学生相当多的到不了传媒业界工作。业界需求过剩是原因之一,但同时业界也招收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学生。是合理还是不合理?作为传媒教育界要反思的是:我们的传媒教育还有什么缺陷?  相似文献   
133.
2009年重大传媒事件此起彼伏,一个接一个,如果要一一列举,恐怕可以写上几十条.例如,舆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维护公民权利的典型案例就不少,笔者只能将同类的进行筛选,列出最有代表性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点评.另外,有些案例虽很典型,但由于事件不明朗难以点评,只能舍去不提了.  相似文献   
134.
立体式监督场彰显舆论监督强大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今,舆论监督是强化了。还是弱化了?”200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第8届新世纪舆论监督研讨会”上有人提出这样的话题。专家学者在探讨中回顾近年来舆论监督的新变化,觉得舆论监督发展到今天,由于民众的觉醒及新媒体对民间舆论的承载和表达,使舆论监督形成民意与新老媒体的合流,形成由民间舆论主动发力、新兴媒体强化监督、传统媒体助攻跟进的立体的、交互式的强大舆论监督场,舆论监督步入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35.
时下,假记者诈骗的事频频曝光,有关部门也不停打假,但事件仍不断发生.如果我们只是把目光盯在假记者的行为上,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假记者折射出真记者的真问题,作为传媒单位和传媒人,如果我们不正视自身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假记者依然会觉得有机可乘,行骗不止.  相似文献   
136.
范以锦 《青年记者》2006,(16):23-24
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传统媒体的报业特别是报业集团,要实施结构、业务和竞争战略的变革。[编按]  相似文献   
137.
《青年记者》2006年第3期发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社长范以锦的新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 范以锦说,如果硬要说“寒冬”,也不过是“倒春寒”,是暂时的。2005年,不少报纸的利润降低,广告收入下滑是现实存在的。但我们应该看到本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8.
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批报业传媒集团。衡量集团化发展运营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莫过于成立集团后各媒体是否有了更大更好的发展成长空间。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集团对集团内的各媒体究竟着什幺?怎样把集团化运营优势与各媒体的运营主体地位内在统一起来?南方报业的做法给人以很多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9.
春夏秋冬,是自然的更替。我们早已熟悉某一报刊或某种报刊的严冬,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某些报社的严冬,但是我不认同整个报业的“严冬论”。报业作为一个产业。将在外部压力下进发出内部整合和创新的激情,赢来真正稳定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140.
范以锦 《新闻前哨》2007,(10):34-36
传媒教育的所谓"学",就是传媒学问的研究,更多的是理论层面的;"术",就是从事传媒工作的技艺,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对"学"和"术"的理解不同会引起这样那样的争论,两者结合得不好也会引发学界和业界的非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