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2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新闻学生是传媒业未来的生力军。这些即将进入媒体工作的传媒新兵,应该如何迈好步入职场的第一步?又该如何在新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间把握好职业方向?传媒专家、资深媒体人范以锦先生十分关注对传媒新生代人才的培养,他在新浪和腾讯微博(@范以锦)同步开辟“新闻学生茶座”,以新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切口,与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世笑瑾(@世笑瑾)展开对话,并延伸探讨了如何看待传媒业及相关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修炼媒介素养对坚守自己的志向有何作用等问题。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对新闻学生和青年新闻工作者或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2.
范以锦 《传媒》2012,(7):27
其实,赢利模式是多种的,有直接效益、有间接效益、有综合效益,别用僵化思维看待赢利模式。  相似文献   
43.
范以锦 《新闻窗》2012,(4):11-12
面对新媒体的挑战,“报业消亡论”隔三差五就热议一阵子,报人越来越纠结。业外爱怎么议论是他们的事,但报业内也跟着起哄,乃至令很多报人六神无主、手足无措,自己先把自己给放倒了。然而,大众报业集团领军人物傅绍万同志却有着独立的思考和与众不同的视角观察。《破译报业腾飞的密码》一书,是其力挺纸媒并取得成效的见证。  相似文献   
44.
范以锦 《中国记者》2012,(9):105-106
对"严冬"怎么看怎么办 2011年11月3日,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预言美国媒体"2017年消亡",也就是五六年后就要消亡.在国内一次论坛上,有人断言"中国纸媒15年会消亡".  相似文献   
45.
财新传媒给网站的"停稿通知"消息,被炒得沸沸扬扬。尽管有些细节并非像媒体说的那样,但此事引起那么大的反响,是因为既关系到传统媒体也关系到新媒体的切身利益问题。而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微妙关系,传统媒体给网站供稿是有偿还是无偿,一直是学界和业界的热门话题。因此,财新传媒的举动和种种传闻被广泛关注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6.
范以锦 《青年记者》2012,(15):11-12
我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进入传媒单位工作,不离不弃.直至退休后,依然研究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和关注新媒体前沿的状况,连微博上谈论的也大多涉及传媒话题.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要求,各人也有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必强求自己干不愿意干的事,从事传媒工作也是如此.然而,一旦认准了,就要下足工夫.尽管前进道路上有风雨,但可磨炼人的意志,而且坚守总是会有收获的.  相似文献   
47.
正谈到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会说到很多客观原因。常提及的是,与媒体在向市场化和全媒体转型中形成的压力有关:同行竞争、与新媒体竞争、公关机构的诱惑、绩效考核、生活压力等。的确存在这些内部和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问题在于,社会环境是否就可以成为不坚守新闻道德的理由?毫无疑问,新闻职业道德问题是会受到社会环境影响的,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态尤其是政治生态,对新闻职业道德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社会政治生态极为不正常的年代,新闻道德的失守几乎都源自于这种恶劣生态;而在社会政治生态比较正常  相似文献   
48.
正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属于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但是量变会发生质变,而且有些边界比较模糊,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判定新闻敲诈,从道德问题滑向法律的陷阱。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对新闻人道德操守的约束变得越来越重要。有偿新闻、有偿不闻与新闻敲诈的区别。新闻敲诈近年成为了热词,与其紧密相关的就是有偿新闻和有偿不闻。三者有联系,都与金钱有关,但性质、程度、危害有所不同。按理是可以区分开来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又出现了说不清、难以严格区分的情况。有偿新闻,是指媒体单位或媒体人利用其手中的  相似文献   
49.
范以锦 《传媒》2014,(7):20-21
正不时传来地方政府决定由财政对主流媒体进行扶持的消息,联系到计划经济年代的做法,不得不使人产生主流媒体会不会回到老路上去的想法。新一轮的财政扶持始发于上海,两大报业集团合并为上海报业集团之后,上海市财政局每年分别给予该集团下属的《解放日报》《文汇报》5000万元财政补助。接着,广东等地也给主流媒体财政补贴,预料还会有紧跟其后的。  相似文献   
50.
中国纸媒拐点曾被认为是2005年。当时的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提出纸媒“严冬”论、“拐点”论,掀起了一场纸媒是否消亡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