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在“点子”的海洋里捕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界的一些年轻同行,经常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经济日报》有些点子是怎么出来的?”我的回答总是那一句:凡是比较好的点子,都是从群众中来的。望着对方失望的眼光,我明白:他不是认为我用套话搪塞,就是怀疑我故作谦虚,或者误会我是想“留一手”。不。我既非搪塞,也非谦虚,更无“手”可留。我说的是真话、实话。如果非要我说出点什么对方希  相似文献   
52.
“豆腐块”者,短新闻之戏称。出自作者之口,每属谦辞;出自读者之口,则多含贬义。故短风久倡而未盛,长风屡刹而不止,其源盖出于对“豆腐块”之谬见。子曰:“必也正名乎?”为“豆腐块”正名,此其时矣。豆腐块之为物也,营养丰富,物美价廉,乃大众之美食。然制作豆腐洵非易事:一曰求细,重在去杂;二曰求新,贵在鲜嫩;三曰求精,妙在特色。三美俱备,方称上品。故工其事者纵穷毕生之力,未必尽臻佳境。新闻亦然。所谓短新闻乃“雕虫小技,壮夫不为”之说,不亦惑乎! 纵观中外新闻名篇,能传诵一时,历久弥新者,  相似文献   
53.
最近,我写了几篇报道,包括《退思园中话进取》(5月18日一版)、《中国日报出了一个好点子》(5月23日一版)、《“老外”开始怕“老乡”》(5月28日一版)、《再给后代五千年》(6月1日一版)、《苏州人的性格变了》(6月3日扩大版一版)、《金发碧眼学苏绣》(6月19日)等。从报道本身来说,写得并不很好,但出发点是想通过实践,对改进经济宣传作一点探索,并愿与同志们共同探讨。近两年来,在报社全体同志的努力下,《经济日报》是有进步的,广大读者也给予充分的肯定,认为它对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并且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但是  相似文献   
54.
讲成就而不引起怀疑, 讲缺点而不引起泄气, 讲发展而不引起攀比, 讲调控而不引起忧虑, 讲先进而不引起反感, 讲问题而不引起恐惧。  相似文献   
55.
(接上期)第二、导之有方。引导,不是机械地照搬,也不是刻板地说教。要遵循正确的方针、方法,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入。但光是道理正确,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起到引导入的作用。还必须方法对头,才能真正使正确的舆论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群众欣然接受,产生应有的积极效果。 2003年春天,党中央提出了新闻宣传“三贴近”的原则,受到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拥护和欢迎,普遍认为这是一个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方针。有了这个正确的方针,还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在具体操作中把它贯彻下去,推广开来,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这个方针虽然  相似文献   
56.
历史和新闻是两门不同的学问,又是两门相通的学问。历史是过去的记录,新闻是现在的记录。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今天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所以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以新闻为鉴,可以明因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的历史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杜牧的新闻观。前者强调的是要把今天发生的新闻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去认识过去;后者强调…  相似文献   
57.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6年9月5日关注一下“空白点”今天五版杨武军同志写的《走进中央档案馆》是一篇很吸引人的报道。它反映的几乎都是鲜为人知的事实,读了使人有一种不满足感,希望它写得更多一些,更细一些。在我们国家,有许多领域、部门、职业平时报道得很少,它...  相似文献   
58.
穆青同志匆匆地走了,在千千万万读者、同志、亲友的一片痛惜、啜泣声中匆匆地走了,也带着自己许多未了的心愿和遗憾匆匆地走了。 穆青同志在长达六十多年的新闻生涯中,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采写的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代表的大量经典作品,可以说教育、影响了我国三代人,其知名度、影响力在当代新闻工作者中,罕有可以和他比肩。从这个意义上说,穆青同志在离开  相似文献   
59.
︽人民论坛︾一个上下关注的专栏范敬宜《人民论坛》是中央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和关注的一个专栏。它发表了比较好的或比较差的作品,往往很快就能接到上面来的电话,或表扬,或批评,或指点,或出题目。我自然也理所当然地格外重视这个专栏,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把它办得更...  相似文献   
60.
值班手记     
值班手记范敬宜1996年6月11日不要用“勾芡”弥补内容的贫乏第十一版《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关心他人》一文写得很好,提出一个当前带普遍性的社会、家庭问题,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报道,一定要从这样具体的、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的问题人手,力避概念化、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