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每年的人代会期间.各地媒体上都会开设一些相关的专栏,其中最常见的专栏叫做“代表风采”,就是专门介绍人大代表的。之所以大多会开这个专栏.是因为受众(选民)有了解自己代表的需求,人大机关也有相关安排。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负担过重、学生负担过重、农民负担过重,这些都曾是记者们报道并为之奔走呼吁后,才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但是,有谁知道,记者自己其实也是负担重重的,绝大多数是在严重超负荷的状态下工  相似文献   
13.
14.
据获得“《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图片”奖的《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的作者的刘为强称,他为了拍摄这张火车与藏羚羊出现在同一画面上的照片,在掩体里守了八天八夜。我和许多人一样,为他的这种执着所感动。然而,我同时又产生了另外一种与感动毫无关系的联想,就是对  相似文献   
15.
茅震宇 《视听界》2014,(6):113-115
不少人习惯把记者出镜称为"记者出现场",道出了记者出镜的性质,即在新闻事件现场作报道。过去只有直播(包括现场连线)时要求记者必须出镜,现在出镜已是常态。出镜是电视记者的任务和职业特征,这既是电视记者的特别之处,也是电视新闻的优势。如果放弃出镜,等于削弱了电视的一大优势。将电视新闻有形有声的独特优势发挥好,电视新闻的魅力就能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实力。电视台不应该有专门的"出镜记者"一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