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1.
20世纪80年代,著名文史学者傅璇琮先生在为中华书局版《学林漫录》丛刊初集所拟的编者话中说:所谓“学”,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学术性,要有一得之见,言之有物,不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如顾炎武所说的“废铜”。所谓“漫”,就是上面说过的不拘一格的风格与笔调。显见其对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学术随笔的喜爱与推重。而《观澜文丛》七种,正是继傅璇琮、徐雁先生主编的河北教育版《书林清话文库》之后问世的,又一套“书林清话文库”。全套以“文史观澜,悦读顾问”为宗旨。《江淮雁斋读书志》便是其中一部。  相似文献   
12.
又一个“4.23世界读书日”来到了。十五年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识之士们所追求的“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目标,却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而似乎熹微有盼。然而,似如悖论,九年前,一部汉译名为《读书的挽歌:从纸质书到电子书》(The Gutenberg Elegies: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吕世生、杨翠英、高红岭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版)却横空出世。其原著作者是美国当代著名批评家伯克茨先生,他表达了对“电子时代阅读命运”的深层次的忧虑,认为传统印刷术的挽歌已奏响……随后在《中国编辑》杂志2005年第6期上,有一篇名为《书比人长寿》的文章写道:“刚刚读完一本让出版人有些沮丧的书……讲的是电子时代,由于新媒体泛滥,娱乐的诱惑多而炫,图书阅读被挤到了生活的支流末端,原本十分大众的社会行为,如今缩窄为小众节目了,难免让一些人伤感,也会让一些人镇定。”于是,我让研究生找来了这本书浏览起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图书序跋中的文献信息服务与用户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用户文献信息需求满足程度的因素。以人文社科类图书为例,从图书馆地理分布和文献信息服务内容的角度出发,对地理位置、馆际互借、目录编制、文献检索、特藏开放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实证分析,揭示用户需求特点,评估服务绩效,以期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业师与学友,不仅是一位学子追述母校时珍贵的记忆,而且是一所大学之"大"的精魂所在.<燕园师友记>是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1版的再版修订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重印.与初版相比,本书内容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关于他述和自述的涵义,有研究者从文学表达的角度进行过阐释,认为他述是指按照客观指令进行的叙事,这种叙事以权威的观念和意志为本,对世界进行界说和阐释;而自述是指以个人化的体验、感受、思考认知世界的叙事[1].这样的释义,是仅就写作主体是否以个人思想为主导进行文学创作而言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喜见不少学者着力于藏书史实挖掘和文化传播,私家藏书通史、断代史、地区史、藏书楼史、藏书家传等藏书文化著述不断涌现。2007年6月,范凤书先生的一部《私家藏书风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又为书林新添一景致。  相似文献   
17.
《剑啸庐诗存》所录《寄题丁稼民小书巢》一诗中云:“容滕图史发三箧,冷眼王侯傲百城。世事沧桑心事定,便拟简册了吾生。”据《剑啸庐诗存·弁言》:“此册起民国四年秋至六年春。”此时的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尚不足二十岁。此诗乃是青年诗人王统照受民国潍县知名学者丁锡田(1893-1941)之请,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首次对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的兴起、发展和演变进行系统性描述与整体性评价,对该联盟在全球图书馆事业发展和海外华人社会建构中的身份和功能予以深度揭示和准确判断。[方法/过程]对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的形成过程、结构演进和战略走向进行全面梳理,重点考察东亚图书馆委员会、华人图书馆员协会、中国研究图书馆员学会等组织形成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分析中美高校图书馆合作联盟组织的战略意义。[结果/结论]北美华人图书馆员联盟历经开端、成熟和深化等发展阶段,由早期的分散群体走向区域联合,到成员结构的高层次质变,再到创建深度融合的专业模式,最后与中国图书馆界建立跨国联盟,构建起内外协同、双向共赢的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卢震京在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的求学经历,及其所著《图书学大辞典》的版本流传、编纂出版过程进行了考证,比较了《图书馆学辞典》与《图书学大辞典》的异同,介绍了卢氏遗稿《中国古籍书目解题》的详细情况,探讨了卢氏图书馆学著述的时代背景与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苦学自修的屈万里》由台湾编辑、作家应平书陆续发表于《中华日报》上的三篇文章组成,并与访问其他当代台湾著名学人的文章一同收录于《学人风范》(中华日报社1980年12月版)之中。一直未见大陆有关文献转载。作者毕业于台湾大学中文系,自任职《中华日报》社以来,便十分热心于台湾现当代学人近况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