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福州船政局是中国近代造船史上的一块丰碑.左宗棠是福州船政局的创办人,他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起,就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制造轮船,抵制西方侵略.为了创办福州船政局,他呕心沥血,广咨博采,花费了许多精力.他离开福建后,仍对船政事业十分关注,竭力维持.为了国家富强,他为建立福州船政局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清朝推翻,民国成立,建设伊始,经国要图何在?怎样才能使国家日臻富强?一时成为爱国人士最关心的热门话题。胸中唯有祖国、同时身为革命领袖的黄兴,对此更加热心。民国元年(1912),他多次发表演说,阐述他的实业建设主张。在已往的研究中,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黄兴的政治、革命活动,对他的经济思想很少问津。本文拟集  相似文献   
13.
150年前,魏源仙逝于杭州僧舍。在人世上,他虽只生活了63岁(1794年4月23日至1857年3月26日),却是一位举世闻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政治上,他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学术上,他是著作等身,取得多方面成就的经学家、思想家、史地学家;文学上,他是酷爱祖国山水的诗人和文学家。在当时清朝内外交困的环境中,魏源一生是怎样度过的?他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又为什么能做出这样杰出的贡献?在纪念他逝世150周年之际,特向读者推荐夏剑钦新著、岳麓书社2006年9月出版的《魏源传》,将会使你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在辛亥革命史上,研究孙中山与华侨的章很多,而研究黄兴与华侨的章却未见,其实,黄兴在1906-1911年发动粤、桂、滇6次起义,与南洋华侨有密切的联系。黄兴为革命四下南洋,南洋华侨从经济、人力、善后安置工作三方面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兴对南洋华侨所作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时期新疆禁烟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对英国利用鸦片侵略中国的一场伟大正义斗争。这场反侵略斗争,由于得到道光帝和各地爱国官绅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于一八三九年曾在全国各地先后展开。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地广人稀,禁烟斗争开展稍晚,但也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在以往的著作中,除个别书籍简略提到新疆禁烟斗争外,几乎都没有提及当时新疆的禁烟情况,即使道光朝的《筹办夷务始末》,也没有收入新疆禁烟的奏报。可是,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档案馆)中却藏有未发表的大理寺少卿惠丰和叶尔姜参赞大臣恩特亨额等人有关新疆禁烟的九份奏折,从中略可看出新疆禁烟梗概。这九份奏折是:  相似文献   
16.
苏俄、共产国际和孙中山的新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晚年改组国民党,创办黄埔军校,实行扶助农工的政策,为推进中国大革命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成为他一生光辉的顶点。他晚年能采行这些新抉择,除本人不断追求进步等主观因素外,苏俄、共产国际的国际主义援助起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91年,美国格林伍德出版社出版了罗马尼亚吕希安·波亚教授主编的一本《近代国际大史学家辞典》(Greaf Historians of the Modern Age——An interational dictionary)。这本辞典共收录了公元1800年以来世界各国著名大史学家634人。其中收入中国裔大史学家14人,系由中国史学会推荐并组织学者撰写的。在这14人里面,出生于湖南邵阳的有3人,即:魏源(1794~1857)、李剑农(1880~1963)、吕振羽(1900~1980)。以一个小地区而言,14  相似文献   
18.
新近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陈胜粦教授著的《林则徐与鸦片战争论稿》(以下简称《论稿》),是研究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的可喜成果。本书对林则徐的研究,打破了孤立研究历史人物的旧套,将林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把他放在当时人群和社会思潮之中,紧紧把林则徐与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中西关系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实事求是,推陈出新,是一部经过精心研究与独立思考,形成有自己特色和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著。《论稿》对林则徐的一生以及鸦片战争前后的社会历史,从诸多侧面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