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从符号学视域出发,首先对网络公共事件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界定;进而从符号竞逐所指向的价值客体出发,对网络公共事件重新进行了分类;然后,厘清了网络公共事件中的符号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2.
获奖作品呈现出鲜明特色: 其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既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又敢于开展舆论监督,批评不良的社会风气; 其二,坚持“三贴近”原则,做足民生新闻; 其三,关注重大题材与焦点事件,把系列报道做深做透; 其四,注重采写艺术,提升新闻作品的表现力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53.
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的进路、议题与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追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历史进路的基础上,试图厘清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渊源、研究视阈和研究焦点.本文认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进路呈现出多方面的转向.一方面,研究立场由相对单一的官方立场逐步走向官方、学界等多种立场,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开始摆脱意识形态的判断而走向科学;另一方面,研究心态由刺激-反应式的紧张趋于缓和,客观的学术研究态度得到广泛认可.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领域的研究议题主要集中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诱因和形成要素、涵义与特性、心理研究等四个方面.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着部分研究过度价值评判、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核心问题亟待深入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54.
全媒体时代,广播新闻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实现自我突破。为此,加大融合力度,积极进行优化整合,不断完善渠道、内容、机制,成为2010年广播新闻的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5.
随着信息技术与传播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日益成为一个媒介化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媒介批评日益受到重视,一个媒介批评的空间正在形成。那么,媒介批评的空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空间?在媒介批评方兴未艾之际,这是一个不能不加以明确阐释的重要问题。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一说到批评,人们往往会认为就是对某种缺点和错误的指责或抨击,甚至是对某种错误思想、言行的批驳与否定,  相似文献   
56.
2010年10月,蒙牛伊利利用网络相互揭丑,抹黑对手,把方兴未艾的"网络公关"推向"网络黑公关"的舆论风口.本文从公关伦理角度对这起"网络黑公关"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反思新媒体环境下规范网络公关的途径.  相似文献   
57.
董天策 《当代传播》2011,(5):91-92,103
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说过:"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①由此,可以引申出一个命题,"传播即文化"。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著作中表达  相似文献   
58.
59.
60.
机遇和挑战知多少:—新闻传播业应对WTO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1月中美贸易双边协议签订,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铺平了道路。加入WTO,我国新闻传播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又将怎样应对,立即成为新闻传播领域关注的重大课题。撇开涉及此问题的研究不谈,专门的文章无不以紧迫的心情审视加入WTO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探讨相应的对策。为推动研究的深入,本文对已有的专门研究作一综述,看看面对WTO,我国新闻传播业究竟有何机遇、挑战与对策。一如果把机遇理解为有利的机会,那么加入WTO将为我国新闻传播业带来以下机遇。一是传媒广告额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传播业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