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59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洁 《教育与职业》2007,(6):161-162
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不是一种教育层次.高职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教育的各个环节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它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产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非语言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合理利用非语言交际特别是体态语进行教学的研究,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采取恰当的非语言方式与之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3.
论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教育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针对目前物理教学中出现的重认知轻情感的现象,主要论述了物理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途径。力求在物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因素来培养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非生源地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学校融合度,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在校融合度现状,得出非上海生源地学生在学习成绩、同学关系、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等方面融合度均不高,并找出影响学生学校融合度的因素,以期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校融合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蒋洁 《考试周刊》2011,(39):168-169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物理教学过程要以人为本,着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多元学习能力、自主创新潜能。为此,本文从三个方面:渗透物理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注重探究设计、培养质疑能力,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开放思维,对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6.
蒋洁 《生物学教学》2009,34(12):48-49
创设多种情境,以观察法、讨论结合讲述法,并辅以多媒体技术,进行了“耳和听觉”一节的教学。  相似文献   
37.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洁 《职业圈》2007,(2S):109-110
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原则和要求出发,探讨了高职院校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方法、模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38.
蒋洁 《广西教育》2013,(12):35-36
哲学方式课是有效教育的十大主流课型之一,在有效教育的教学方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孟照彬教授称之为培养思想家的"秘密武器"。该课型倡导的是不依附任何学科,不解决学科问题,不下结论,只注重思维的开发和训练的理念。它以相应的教学素材为载体,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个人、小组、团队)的优势进行梯度思维扩张,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多重性、逆向性、独创性思维。哲学方式课的基本流程大致包括创设问题、筛选问题、群体答辩、目标演化四个环节。该  相似文献   
39.
从知识类别和认知过程两个维度,提出了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易学难记”的两条策略:一是利用“线索”将单一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组织成整体性知识,二是将元素化合物知识由记忆提升为“理解”、“应用”甚至“分析”、“评价”更高认知层次,提高知识的迁移性.  相似文献   
40.
随着我国世贸进程的深入和企业改革实践的发展,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竞争力中一个重要因素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塑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以及怎样塑造成为了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简要综述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塑造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塑造个性化企业文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