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6篇
科学研究   6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7篇
  1934年   1篇
  19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21.
本研究结合技术轨道特性界定了技术锁定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一种识别技术锁定的新方法。以光刻技术为例,通过构建专利引文网络识别技术主路径,描绘其技术轨道的动态演化,追溯了不同技术来源在不同阶段的技术贡献,并从技术和地域不同层面分析了技术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1980-2010年,光刻技术长期处在锁定状态,然而从2010年之后,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光刻技术早期被美国、德国和日本控制,近些年随着技术多样性指数上升,后发国家逐渐兴起,韩国和台湾对近期的光刻技术贡献较大,主要集中在光刻胶技术上。中国的光刻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尚未出现在技术发展主路径中,技术类别涉及范围有限,技术贡献较小。本研究对于探索技术锁定形成,识别技术机会,破解我国“技术锁定”困局具有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522.
知识产权法因技术理性观的侵蚀而呈现的失衡状态,在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为标志的数字时代愈发凸显,隐藏着从局部失衡发展为系统性、结构性失衡的隐患。知识产权与隐私权、“数字人权”、生命健康权、信息获取权等权利的冲突亟待规制。建构主义的技术观从技术产生与运作中“人”的能动因素入手,为这一冲突的解决提供了思路。数字时代知识产权法的建构应当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树立平衡保护观”“培育创新与发展共同体”和“构建风险共同体”三重维度培育人本主义知识产权观,从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强化人的主体责任、完善人的基本权利三个层面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人本主义知识产权保护理念的提出,也将为中国法迎来世界时刻。  相似文献   
523.
本文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平台检索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与企业间专利转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校企专利技术转移网络,探究整体和个体网络结构特征、热门技术领域及动态演化情况。研究发现:(1)校企专利技术转让关系主要呈现"一对一"的形式,网络逐渐由"一枝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演变。(2)综合类和理工类高校表现突出,大部分高校技术转移能力亟需提升;重要能源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技术企业的技术受让广度和深度较高,大部分企业从"双一流建设"高校获取专利技术数量有待提高。(3)G01N(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H01L(半导体器件)、A61K(医用、牙科用或梳妆用的配制品)、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和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一直是校企专利技术转移中的热门技术领域,理工类重点高校技术转移涉及技术领域较为广泛。最后,从政府、高校以及企业三个层面提出我国校企专利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