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10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通过实验的方法,对体育课中引进“分层递进”教学进行尝试与探讨,阐明“分层递进”教学对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82.
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必须从建立有利于学术自由实现的制度环境入手。重点在于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理清政府与大学的关系,依法落实和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理清社会与大学的关系,依法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管理;理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依法构建大学内部权力的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83.
虚拟自我是自我的"二属性"之一,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但虚拟自我不可能永远居于网络虚拟空间或表象虚拟空间,他终究要回归现实过世俗的现世生活。研究虚拟自我,不仅在于揭秘人之根本,还在于为虚拟自我回归现实找到一条"回家"的路。虚拟自我最终归宿在于现世,达至自我和谐的出路在于实现自我与未来、虚拟的关系及自我的小和谐、大和谐。  相似文献   
84.
并非所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都对马克思的道德观提出批评或责难,个别学者可能从理论争鸣之中"拣"得真知灼见。R.G.佩弗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宝库中拾取到"贝壳"的幸运者。在三十多年的积累和研究中,他始终以求"真"之学风对马克思的道德观进行建构性分析,并在对马克思道德理想做激情辩护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以其著作中"本"有的道德"元素"为骨架,重新构建起马克思的道德理论,为马克思终生的社会理想提供了温馨的道德关怀。  相似文献   
85.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因特网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无疑,作为课堂教学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教师,无法回避网络的巨大冲击。那么,面对网络时代,我们怎么办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6.
看《当代》     
仿如一泓来自戈壁的雪水,本期当代开篇就带来了清新畅快的气息,董立勃的长篇《白麦》与发表在2003年本刊第一期的《白豆》可谓名副其实的"姐妹篇"。在当年那个发生在军垦区"下野地"、三个老兵争夺一个女子的传奇故事里,妹妹白豆清澈而又真挚的爱情选择曾让读者们感喟万千;而这次,作者则要  相似文献   
87.
食品工程硕士(Master of Foodstuff Engineering)属于工程硕士下属的一个研究领域,该领域涉及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和烟草等行业。食品工程是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食品行业或企业需要的职业性人才的研究生专业学位,它的实践性、应用性、社会性都很强。校外导师正是适应专业学位双师制培养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对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对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协助指导,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培养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虚拟自我是人学研究之核心,是近年来活跃于人学界的主要概念之一。虚拟自我就其重要性而言,它不仅是自我的精神性表征,也是对自我虚拟人性的总结和概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虚拟自我一定会在痛苦境遇之中找到摆脱异化之路,并以芬芳之花朵绽放在人学百花园地。  相似文献   
89.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意识形态的功能日益凸显.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在这一文本的基础上,本文对技术异化的当代发展进行追问。随着技术异化程度的加深,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消解,这成为当今技术异化的一种重要趋势。研究技术异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0.
“自由观”是萨特“人学”哲学的核心,萨特“自由观”的实质是主观唯心主义。分析萨特自由观的实质及其内在矛盾,不仅能充分认识到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实质和消极作用,而更主要的是只有通过对“困惑”的充分认识,才能抓住矛盾、认识缺陷,使我们从中得到有益的、丰富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