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7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社会诚信问题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十五计划报告强调指出:“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发展市场体系,在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加快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可见,信用问题己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作为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2.
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的功能与模式转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而引起了档案馆功能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社会化服务功能突出、知识文化研究功能深化、信息传播功能强化、休闲功能凸现等。档案馆功能的变化引起了档案馆运行模式的变革 ,复合型档案馆将成为未来档案馆的理想模式。此外 ,实现档案馆功能与模式转换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与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意义]政务信息发布服务作为政务服务的重要环节,对其质量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工作不足并为其服务改进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政务信息发布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在分析PZB差距理论与其衍生模型SERVQUAL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信息发布工作的实际情况,创新评价维度与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和17项指标的政务信息发布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结果/结论]通过面向公众的实证研究,本文明确了公众对政务信息发布服务的服务质量感知,即当前的服务质量尚未达到公众期望,应从发布平台建设、政民交互技巧、信息内容服务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提升其质量。  相似文献   
75.
以2001 ~ 2010年9种国际档案学期刊的966篇档案学论文为对象,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论文的年度、期刊、国家/地区、机构、作者、主题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档案学论文随时间变化呈不规则的增长曲线;《档案科学》是刊载档案学论文最多的期刊;档案学论文主要来自英、美、加等欧美发达国家,高校是档案学论文的主要生产者;档案学论文的作者相当分散,且合著度和合著率偏低;论文主题以档案学基础理论、档案与历史研究等传统研究领域为主.最后,为加强我国档案学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立法工作的进步与发展为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档案事业的发展又为档案立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践经验。本文通过调查统计当前我国档案法律法规来对我国档案立法状况进行探讨。一、统计方法说明统计时间为1980年至2005年颁发或实施的档案法律法规。统计范围主要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或修改的法律、国务院制定或修改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委制定或修改的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的地方法律、地方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制定和修改的地方规章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77.
档案教育与研究联合会是由20世纪80、90年代最早一批进入美国高校的档案学全职教师们为破解学科教育及学术研究的现实困境而合作发起的学术组织。本文通过访谈、网络调研等方法,从解读该会的兴起背景入手,详细分析其发展理念与运作模式,阐述其发展困境及趋势。  相似文献   
78.
创伤记忆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分支,其构建与转化对实现社会与创伤的和解具有关键作用。档案是建构社会记忆的重要因素,数字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档案得以更高效地参与创伤记忆的构建与转化。国外档案馆、博物馆等记忆机构在创伤记忆的构建与转化两个维度上进行了积极探索。由于创伤类型、档案来源、传导机制等不同,创伤记忆的转化在实践过程中分化出国家主导下的公共公益路径、组织主导下的个体公益路径、新媒体迅速发展下的公开化路径三条路径。国外构建与转化创伤记忆的案例与路径探索为档案部门进一步探究社会构建创伤记忆的未来趋向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9.
谢鹏鑫  谭必勇 《档案管理》2023,(2):43-47+51
档案工作数字转型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档案部门融入“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数字转型”的定义尚未明确,其工作范畴仍有完善空间。为促进档案工作数字转型进一步发展,文章采取政策文本分析方法,通过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同时参考国外档案部门数字转型相关政策,并关注国内其他部门在数字中国建设中的工作诉求,进而丰富现阶段对档案工作“数字转型”内涵的认识。经过分析,本文认为档案工作数字转型应该包括工作对象转型、工作内容转型与工作理念转型三个部分。文章将关注重点转向“数字转型”本身,对其内涵外延进行详细分析,能够为未来数字转型的推进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我国的重大文化战略。作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海外精神标识,少林寺及其少林功夫享誉世界,但记录和承载少林功夫信仰的少林档案文献遗产在少林文化“走出去”战略中的价值却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这既使少林档案文献遗产“走出去”面临一定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