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1.
为了搞好对青少年的理想、道德纪律教育,充分发挥馆藏图书作用,省馆于2月24日在哈尔滨市万家劳动教育所建立了图书流动站,主动把精神食粮送到“十年动乱”的“重灾户”——失足青年中间去。万家劳教所是公安部门的改造挽救失足青少年的劳动教育机构,共有失足青少年一千多人。他们由于年幼无知,文化水平低,一时迷惑构成了刑事罪。根据这些特点,馆领导和业务办公室认为给这些青少年提供图书资料很有必要。现已初步送  相似文献   
12.
创新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一项素质就是问题意识。打造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这需要突破旧的、僵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教育与教育方式的全方位创新。  相似文献   
13.
面对我国加入WTO和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 ,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校该如何贯彻以德治校、以德育人 ,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 ,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抓住机遇 ,加大改革力度 ,努力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道德教育新路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创新的根基所在,而"问题意识"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切入点和关键所在。由于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存在淡化、削弱甚至扼杀学生问题意识的现象,所以,需要突破旧的教学传统,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处中原,书院教育一向发达,其藏书事业更是辉煌灿烂。无论是藏书来源、内容还是管理制度,都处于同时期书院发展的较高水平,且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藏书与管理制度,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庙学研究     
庙学即文庙与学校的结合体,自两汉肇端、唐朝定制,至宋在“重文”政策引领下获得快速发展。通过文献梳理与考证,发现宋初因庙设学,北宋中后期庙、学并立,甚至部分书院“庙学”化,使得庙与学形成一个教化命运共同体,学因庙而得以拓展教学空间,庙因学而得以教化大众,可说是集政统、治统、道统与教统于一体,对元明清庙学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图书馆成立二十年了。在二十年的许多工作中,有一项是组织人力,走出阵地到基层,到生产第一线去服务。这项工作从建馆伊始坚持不断,已成为我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服务,有的是配合党的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有的是结合对基层图书室的辅导与调查;有的是为了扩大馆藏图书的借阅等等。组织形式分为服务队与建立图书流动点两种。  相似文献   
18.
在举国"重文"的背景下,两宋母亲敢于担当,在生活中从各个方面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从两宋母亲的五个教子方面展开详细论述,分别是:立志求学、儒学举业、为人处世、生活作风、公益慈善方面,以此让子女有一个幸福完美的人生,既是"孟母"之教,又是"成人"之教,希望能对当今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面对内忧外患的复杂局势及社会伦理道德缺失,为重整封建道德,重建封建统治秩序,南宋统治者、地方官员、士绅和亦官亦教的理学家们,对民众的社会教化予以高度关注.他们不道余力地通过劝谕文、乡约、乡饮酒、堂会、民间话本、立庙碑祠及印行图书等多元路径,对民众实施伦理、风俗、劝学、劝农、法制及军事等方面的有效教化,使得摇摇欲坠的赵宋政权在江南又持续存在且辉煌了一百五十多年.  相似文献   
20.
赵国权 《教育探索》2001,(10):18-20
素质教育是当前学术界尤其是教育界争论较多的一个热点问题。本就其研究和实施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了系统探讨,为今后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