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无冕之王”,这是社会送给记者的称号,在公众眼里,记者职业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们是世事变化的记录者和宣传者,是社会的良心,是正义和公正的化身。然而,近些年来,“记者”这一行业内自身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使得这一曾经无上光荣的职业光芒渐渐暗淡。在智联招聘新近完成的一项职业吸引力调查中,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认同记者是“无冕之王”的说法。“新闻民工”,这是越来越多的新闻人对自己所处的或尴尬或窘迫的职业角色的自嘲。正像李希光教授所忧虑的那样:“在今天,当我们的媒体市场化后或者产业化以后,中国新一代新闻工作者正在陷入严重的工作和生活窘地。在一个饥肠辘辘的中国商业化媒体环境里,中国的记者正在变成一个整天为自己生活奔波养家糊口的人。”健康的社会依赖健康的媒体,而媒体的品格依赖于记者的职业素质。从“无冕之王”到“新闻民工”,无论在公众的眼中,还是在记者们的心中,“记者”两字都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风光、神圣。当社会不断质疑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时,作为媒体中人,我们思考的问题应该很多。  相似文献   
102.
赵:李博士,您好!很高兴和您一起探讨关于新闻信源隐匿权的法律问题。世界各国的法律和新闻职业伦理规范,普遍规定了司法上的消息来源拒证特权和记者的消息来源保密义务,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方面,前者是就记者的职业伦理义务而言的,后者是相对于司法程序上一般证人的作证  相似文献   
103.
赵金 《青年记者》2006,(6):9-11
齐鲁晚报棋院于2001年10月挂牌成立,是全国惟一由新闻媒体运作的棋院,也是山东省惟一的省级棋院。该院因其各方面的突出成就而成为全国棋界的一面旗帜,被誉为全国运作最好的棋类俱乐部,对普及和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棋类运动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4.
《黑镜头》在新闻界有很深广的影响,书中每一幅极具强烈震撼力的新闻照片,都曾引起过巨大的社会震动。拍摄《黑镜头》的记是捕捉人类苦难和人性罪恶的天才,他们获得荣誉的同时,也因为无法摆脱人类的厄运而备受伤害,也因为无法摆脱良心的责难而困惑痛苦。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痛苦同为业界瞩目。  相似文献   
105.
主持人的话:近期,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11月8日,《人民日报》刊出题为《习近平眼里的“好记者”和“坏记者”》的文章,在习总书记看来,“好记者”应该善于创新、懂互联网思维、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引导世界客观认识中国等。  相似文献   
106.
迷茫:怎样才是真正的记者 十年砍柴,媒体从业9年半 2008年的一个秋日,我去人事处退记者证. 人事处的老兄把证件上的照片撕下还给我,说:"留个纪念".照片上的我28岁,看着那张清瘦还有些朝气的面孔,我的眼睛有些湿润.  相似文献   
107.
20世纪90年代,我国媒体广告业迅猛发展,促进了企业产品销售,对社会发展起了良好作用,媒体收入也大大增加,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媒体广告在繁荣市场、引导消费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负责任的虚假广告,与假新闻、低俗新闻、有偿新闻一起成为新闻四大公害,给社会、给群众带来巨大危害,也影响了媒体的形象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8.
赵金  晓白 《青年记者》2001,(2):53-54
背景资料:李宁勤,女,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编辑,毕业于对外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研究生班。1984年从事新闻工作,1997年被评为淄博市十佳编辑记者,1998年被评为山东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2001年1月获山东省第三届泰山新闻奖提名奖。所写新闻作品及学术论文加余次获国家、省级奖,其中3次获得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996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31万字经济报道专著《经济:现象与思考》,2000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28万字学术论著《经济新闻采写探析》。  相似文献   
109.
赵金 《青年记者》2001,(5):16-17
由本刊主办的2001记者论坛于8月3日至4日在济南召开。来自省内外30多家新闻单位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活动。本届论坛进行了研讨、论文评奖,并已在会后将提交的论文结集出版。回顾此次论坛,无论是我们组织者还是参加者都感觉收获颇丰。若用一句话来概括本届论坛的特点,那就是,这是一次绿色的聚会。  相似文献   
110.
赵金  曹飞 《青年记者》2003,(5):53-55
赵有句俗话叫做“说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是说聪明人听人说话,能听出说话人没有明说的话外之意。我发现,现在这种聪明的电视观众、报纸读者越来越多。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