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每个国家或地区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它警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十分重视传播科技的开发、引进和运用,否则,国家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巨大的。  相似文献   
42.
新闻传播社会学与新闻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都重视新闻内容、新闻采写和媒介的编辑的研究,都强调新闻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但是,两者又有明显的不同。新闻传播社会学把报刊、广播、电视、电影、电脑等各种媒介都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而传统的新闻学,主要是研究报纸,以报纸新闻的采编与经营为研究对象。新闻传播社会学重在对传播过程、传播效果、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等进行整体性和综合性研究,而新闻学通常只关注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技巧和职业特点。新闻传播社会学把新闻传播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放在变动、发展的过程中加以宏观上的透视,而新闻学则大多是“就事论事”,从微观方面探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中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43.
一、忌偏激偏激是文艺评论写作中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之一。它是评论者感情冲动、意气用事、偏爱偏憎的产物,具体表现为言辞上失去节制,评论过火,欠公正客观。不论是鉴赏性的评论文,还是论战性的评论文,其写作都要以理服人,都要在相互尊重、平等切磋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那种以势压人,动辄上纲上线,试图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的偏激做法,不但过时,  相似文献   
44.
在我国,“说明文”作为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清末龙伯纯的《文字发凡》一书中的应用文类,其形式大约与现在的“说明书”相同。后来,夏丐尊、刘薰宇的《文章作法》、叶圣陶的《文章例话》、蒋祖怡的《文体综合的研究》等书,又将它从应用文中独立出来,逐成为与“记事文”、“叙事文”、“议论文”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相似文献   
45.
电脑与网络传播已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一个全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46.
不同于过去倾向于"政治史观"、"艺术史观"或者"文化史观"的史学范式,本文主要从传播史观出发,对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阐释,以媒介生态整体理论之视维来观照中国电影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特性与规律,强调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资源、外部环境之间的相辅相成、共进共演的互动关系,力图全景式地描绘中国电影120年来的传播生态图景。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电影4.0"这一概念,指出华莱坞电影新时代正在到来,并结合华莱坞电影的发展现状,提出"文化中国"的全球战略,在全球化语境中进一步构建华莱坞电影的主体意识,在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多极化的世界电影格局中进一步勾勒华莱坞电影的未来版图。  相似文献   
47.
如果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那么对中国媒介来说则不是机遇而是挑战。面对媒介全球化的强劲挑战 ,中国媒介虽然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劣势也十分明显 ,并且大多数媒介对将要遇到的挑战都准备不足。目前 ,中国媒介除了要主动地参与、融入媒介全球化的进程 ,还必须采取四项对策或措施以应对媒介全球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48.
人类要追根问祖,学术要寻根探源。深陷西方中心主义和话语霸权主义漩涡的中国传播学研究,要想不迷失自我、丢失主体,就必须通过学术寻根,正本清源,强根固体,立足本土,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传播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真正实现"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新"的16字方针。当下的传播学理论与方法,无疑基本上是引进、借鉴、移植西方传播学特别是美国的传播学。这犹如从国外空运  相似文献   
49.
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本文以防御性悲观作为研究弱势群体话语权的切入点,探讨了弱势群体话语权实现的可能性及内在路径,以尊重弱势群体的情感诉求及心理需求为前提,研究了弱势群体在事件中的涉入程度与内在机制对促进信息表达的积极意义,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弱势群体推动事件发展维护基本权益及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传播研究》1974年创刊于美国,是国际传播学界公认的实证性的SSCI期刊。文章选取了五个分析视角对其刊载的10年论文进行系统研究后得知:传播研究总体呈现多元化、多极化、规范化的趋势;美国仍是实证研究的重镇,但其他国家论文量也呈增加趋势;世界传播研究的主力军都在大学,但作者地域分布不平衡;作者合著不再局限于师生和同事,正在向跨校、跨国方向延伸;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占较大比重,但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健康传播、政治传播和家庭传播研究也占相当分量;传播理论的创新已经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有一半论文没有涉及和运用理论;过分沉溺于现象分析和数据解读的传播研究,有可能陷入见物不见人、见树不见林的困境。《传播研究》期刊所呈现的真实镜像,很值得中国传播学界镜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