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随着《围城》电视剧在全国的播出,深居简出的钱钟书已成了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围城》自1980年重印以来,一版再版,1990年10月达到最高潮,上海、天津、杭州、济南、西安、武汉最大的新华书店都将其列入最畅销的文学作品的榜首。他的片言只语被化成长篇大文,他的题字墨迹被收藏家视为至宝,他的轶事趣闻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最风雅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在几年的专业基础课中国历史文选的教学中,每年都会遇上一些学生来问,这门课对于以后从事世界史研究者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一些持比较偏激观点的学生,甚至断然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以来的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深受以费正清和李文森为代表的“西方中心观”的影响,即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循环往复,缺乏内部动力突破传统框架,只有经过19世纪中叶西方冲击之后,才发生剧变而向近代社会演变。在这一观点下诞生的作品也曾被翻译介绍进来,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文森《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等,因此,“西方中心观”在国内的影响同样不能低估。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前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一种新发明的传播往往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传至中国花了近1900年,牛顿力学传至中国也用了300年。然而,牛痘接种法的传入中国却是一个罕见的例外,从首次牛痘接种成功至传入中国仅用了9年。 说起来,牛痘接种法的发明还是受了中国人痘接种法的启发。16世纪中叶,在中国民间已广泛流传人痘接种术。刀历天启年间的程从周《茂先医案》、周晖《金陵琐事剩录》等书中,都有关于种痘的记录。当时广泛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鼻苗”之法,即用痘汁纳于鼻腔,痘即自出。明代崇祯时董其昌《玄赏斋书目》中录有《种痘书》一册,乾隆六年(1741)张琰著《种痘新书》被认为是现存较早的人痘接种法的专书。  相似文献   
16.
人体解剖在中国发源很早。据《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远在商周中国医家已有“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的解剖实践。《灵枢·经水》中最早使用了“解剖’一词。《汉书·王莽传》中说王莽“诛翟义之徒,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度量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宋代的解剖记载更加清楚,往往由医官和画家合作,在犯人临刑时进行,并将解剖所见,绘制五脏图。赵与时的《宾退录》载:“庆历间,广西戮欧希范及其党,凡二日,剖五十有六腹,……为图以传于世。”这一详细记载还见之《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北宋太医局医官王惟一等设计制造的针灸铜人,体表的解剖部位和穴位关系比例协调,内脏部位、形状和相互关系也相当正确,与那一时代的解剖活动有密切关系。中国的解剖虽然发展很早,但多为阴阳和宇宙本体论所阻,后又受礼教的束缚,有倡导无继承,始终未形成一种独立的体系。但这种实践却为西方医学人体解剖学的传入作了重要的铺垫。  相似文献   
17.
1992年4月24日至26日,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故乡浙江海盐县主办了“第二届张元济学术思想讨论会”。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安徽、山东以及香港、美国的70余位专家、学者,就张元济的出版思想、编辑思想、经营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人才思想、伦理思想、社会政治思想、翻译思想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与会者认为,张元济是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创造者。他主持下的“商务”,在引进现代印刷技术方面,用30年时间走完了西方300年的行程。他用自己的文化实践,促进了中国现代的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明清以来的“麒麟”、“恶那西约”,以及“支列胡”、“知拉夫”、“支而拉夫”、“及拉夫”、“吉拉夫”、“直猎狐”、“奇拉甫”、“吉拉斐”、“知儿拉夫”等音译名,以及“高脚鹿”、“长颈怪马”、“鹿豹”、“长颈高胫兽”、“刚角兽”、“豹驼”、“长颈鹿”等意译名之间的竞逐,从永乐十二年(1414)孟加拉国贡麒麟至20世纪20年代,前后持续了大约六百年。翻译作为一种跨语际的实践,动物译名同样包含着中国人对异域文化的丰富想象,而无论是异化式音译还是归化式意译所创造的新词,一定是包含着关于两种文化不同变化的思想,包含着译者对中西两种文化资源的引述、挪用和占有。本文尝试讨论明清时期不同的翻译群体,是如何通过长颈鹿这一动物不同译名,来寻找能更为充分地传达这一动物的特点和秉性的不同译法。这一艰难的译名命名过程,记录了自然史中长颈鹿这一动物是如何跨越东西不同的社会地理的边界,进入不同的社会文化空间的概念世界,所形成的不同文化群体的不同选择,反映出译名究竟是采用音译还是意译,都是对西方动物知识在中国本土化历程的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