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国新闻学已经摆脱了过去那种在"新闻无学论"的冲击和桎梏下受歧视与贬损的被动状况,得到国家的权威认可和学界的普遍认同,其地位逐渐巩固,学科建设正在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大好时期.  相似文献   
132.
全球性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经济信息和经济报道的格外关注,经济报道人才需求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文从对目前我国经济报道存在问题的分析入手,着重就制约经济报道水平的关键性因素——经济报道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方式展开论述,提出可以采用院校内部横向联合培养、院校与财经媒体间订单式培养、财经媒体内部职业培训及新闻学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等方式来加快经济报道人才的培养,提高经济报道人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3.
本文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所承担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成果主报告的一部分。该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和新闻传播教育实践的现实考察,分析了当前我国开设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背景,论述了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并得出了目前我国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条件已经成熟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4.
6月间,笔者应邀访台,返回途中路经香港时,受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系主任陈韬文博士和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院长朱立博士的邀请,访问了这两所香港新闻传播教育的著名院、系,对整个香港的新闻传播教育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在香港,最早开办正规高等新闻传播教育的是中文大学。1965年,这所建于1963年,以对香港学子进行母(中华)文化教育为宗旨的学校成立新闻学系,并开设本科课程。从此,香港便有了自己的高等新闻传播教育。1977年,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宜伟伯)在该系创办硕士班。两年后,香港历史上首批  相似文献   
135.
同一件新闻事实。有的人能把它写成一篇言简意明、声情并茂、深受读者欢迎的好新闻,而有的人虽然费力不小,但写出来的东西却诘屈聱牙、枯燥乏味。原因在哪里呢?新闻语言是否注意修辞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写作十分讲究语言修辞。写作时,应根据新闻事实的思想内容和各种新闻体裁不同特点的需要,在选用词语时,注意词语的意义、色彩和声音,在造  相似文献   
136.
当前,新闻界正在在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以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养,维护新闻媒体及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社会形象,提高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状况的回顾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与行业自律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7.
“虚假报道”与“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一起作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之一,受到了民众的谴责和社会的唾弃。在新闻界今年开展的“铲除虚假报道”的声浪中,它已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但实际上,处在“四面楚歌”中的虚假报道, 至今却仍然猖獗,时不时地还会在媒体上露脸亮相,“招摇过市”。前不久发生的有关我国“啤酒甲醛超标”的失实报道,就是在新闻界高喊“打假”的过程中“顶风作案”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38.
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和国家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新政策、新举措,形成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推动和促进了各项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新闻工作方面,也有许多新的政策调整和改革举措,本文从十二个方面论述了党和政府在十六大以后有关新闻传媒的一些新政策和新举措:强调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实行政府工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公开;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治理整顿党政部门报刊;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将传媒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将新闻学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社会科学之一;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列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文章指出,这些政策、举措和理念、主张体现了党和政府深化新闻改革的思路,促进了新闻传媒业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9.
试论传媒公信力形成的要件及判断与评估的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媒公信力”问题近年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这同新闻界所出现的职业行为失范,新闻传播可信度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0.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根据其所处时代实际斗争的需要,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客观规律的科学概括与总结,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闻传播领域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导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继承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光荣传统的需要,也是新闻工作者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的需要。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奠基者和创立者都已离开了我们,一些新闻观点大都是针对当时政治斗争和新闻工作的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