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8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远程教育成人学习动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结合远程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成人学习动机理论,设计出在远程学习初始阶段和学习过程中激发成人学习动机的具体策略,为边远地区持续、有效地开展远程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2.
集体备课,“旧貌”如何换“新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直以来,集体备课作为一种常规的富有实效的群众性教学研究方式,在基层学校被广泛使用。随着新课程的到来和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集体备课成为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为教师共同面对、解决新课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在各地开  相似文献   
23.
一、课题研究背景随着全区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江苏洋思和縀茶的成功经验在我市教育领域如火如荼地推广开来,平凉九中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我校目前的现状和洋思发展的初期非常相似,综合校情分析,我们发现英语是制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主要学科。为落实"洋思经验"在我校的全面推广,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2011年年初,就"平凉九中中学生英语学科  相似文献   
24.
时间总是静静地向前流淌,对过去的某些时刻来说,因为与一些特殊的事件联系在一起,便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以至于成为标志性历史节点常被大家想起。下面这个时刻对于校本教研来说异常重要,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广大教师来说意义重大。2002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有关专家在江苏昆山市召开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专题研  相似文献   
25.
十年来校本研修实践及其取得的成就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如果说三十多年以前对“两个估计”的否定带来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教师身份的解放、地位的提升的话,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修正在引领他们走向另一次解放,一次属于精神层面、指向教育本质的解放。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Pachpatte对欧阳不等式作了一系列的推广研究工作,我们主要讨论了几个欧阳型非线性离散不等式,并利用所得结果讨论了一类差分方程解的性质.  相似文献   
27.
学生更多的是期待通过中考来检验自己,获得自信,获得成功.因此中考应是一条传送带,要把学生送向高处,而不是把他们筛选出来淘汰掉.-张培良我县将分三步推进中考制度改革:第一步,在部分初中学校尝试取消中考.第二步,深化考试内容和方式的改革.第三步,用过程性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取代一次性的中考.-高思成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以河南省痢疾数据为例,通过大量直观的图表与统计分析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痢疾的时空发病特征,并得出了痢疾的时空发病特征是有气象因素的时空分布特点所决定的结论,并进行相关分析得到了影响痢疾发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传统的疾病估计预测方法进行总结,进而提出了趋势分段法并归纳了常见流行病的发展趋势阶段及相应处理方法,以郑州为例证实了趋势分段法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一定优势.对于各地市数据,使用面板回归方法分析其共性之处,并综合讨论了以上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29.
怎样构建民主、对话、合作的教师研修文化,怎样让专家的研究成果惠及更多的教师,怎样让教研活动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备受广大教师和教育专家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网络教研创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研修模式,空前拓宽了教研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以开放、互动、共享、共进的活力弥补了传统研修的不足,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网络教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研组织者采用,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的喜爱。  相似文献   
30.
上期,就校本课程在开发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本刊邀请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吴刚平教授为大家做了解答,从政策理解层面为大家澄清了一些最基本的认识。本期我们将聚焦“如何做”,结合北京市宣武区康乐里小学开展校本课程建设的案例,希望大家能从他们在探索校本课程建设中的思考、经验、教训与问题中得到启发,共同探索有效的校本课程建设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