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全媒体记者:后报业时代的记者先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传统报业开始数字化转型以来,迅速到来的后报业时代的记者也随之开始职业转型.对于报业来说,由于不具备电视和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声画等传播特性,因此对开发全媒体的愿望也最为迫切.  相似文献   
42.
在全球报业领域,推出"付费墙"的成功案例有多个,但更多报业仍在观望中期待天赐良机。美国报业从早期收费的专业样本,到紧随其后的都市样本,再到梅开二度的主流样本,都为全球报业提供了经验与教训。这一存在争议的举措是否将引领报业驶向坦途,不仅对全球报业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重塑整个数字新闻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正是把考察和解析美国报业作为国际样本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43.
2008年11月25日.是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下简称箴言报)的百年诞辰。在这个历史性的转折时刻。它送给人们最大的意外和惊喜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弃旧图新。就在这份报纸百岁生日的前夕,10月28日,其主编约翰&;#183;伊玛(John Yemma)向世界宣布:历经百年沧桑的箴言报,在2009年4月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停止出版印刷版日报,转而专注于经营报纸网站。这一做法似乎再次印证了菲利普&;#183;迈耶的报纸将在2043年春天的某一天消亡的预言.也再一次点燃人们对报纸消亡的疑虑与恐惧情绪:在这股凛冽的冬日寒风里,报纸真的要随风而逝吗?本刊通过电子邮件对箴言报高层和部门负责人进行了采访,并组织专家再次热议“报纸消亡说”.试图为读者寻找隐含其中的答案。  相似文献   
44.
从2005年上线运行到现在,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YouTube发展为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每天吸引的浏览量超过1亿人次,两年时间拥有多达4000万段视频.  相似文献   
45.
人类学不但对早期传播学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并且正不断开拓当代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传播学研究移植和借鉴人类学的民族志、田野调查与功能理论,不断拓展社区、乡村和社会学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研究的新取向和新亮点。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学融入中国传播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6.
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活动及其规律,离开这一学科内核而出现的核心偏差、本位模糊和迷途不返,必然导致新闻学在它基本范畴的力量中失去信赖.因此,新闻学的研究必须回到它的内核,接近鲜活的新闻活动实践,观照学科的整体视野,以此对中国新闻学的研究进行改良与提升.然而,倘若新闻学只是把它的场域模糊化或扩大化,那么,它将无法提供给这个学科以足够多的思想与智慧之源,走入无奈的黄昏将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厄运.  相似文献   
47.
在全球性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海外高校学生的就业形势亦是空前严峻,新闻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新闻专业的莘莘学子将如何面对?海外名校新闻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又怎样呢?不久前,美国乔治亚大学重量级新闻学教授李·贝克公布了一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新闻界引起强烈的冲击波至今犹在,在经济“严冬”的背景下格外的发蒙振聩。  相似文献   
48.
托马斯·杰斐逊是新闻自由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关于报纸的一段名言被新闻界和全世界反复引用。然而,国内学界对这段名言的翻译和引用存在差异甚至混乱。本文结合原始文本对国内权威期刊和学者的引文进行分析,剖析了引文存在的缺陷与误译,提出了自己的修改译文,吁请新闻传播学重视新闻翻译的质量和引用规范。  相似文献   
49.
在全球新闻界。因使用匿名消息来源遭遇过最大烦恼的记者,莫过于美国的伍德沃德(Bob Woodward)和伯恩斯坦(Carl Bernstein),他们在报道“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后为“深喉”(Deepthroat)的身份保密长达31年之久,即使他们在面对巨大精神与经济压力,乃至法律审判的时候,依然死守“消息来源”(Source of information)。31年后,虽然“深喉”自己公开了个人的真实身份,两位记者的烦恼也随之解除,但困扰整个新闻界的烦恼却没能解除,甚至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50.
不论是美国学界"被迫"疏远业界,还是中国学界"主动"接近业界,都说明两国新闻教育中的理论占据了过大或不恰当的比重,那些一味追捧美国新闻教育模式为全球典范的想法显然缺少事实依据.但目前两国都在努力改善各自存在的缺陷,并开始在以上诸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