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精彩交响曲     
唐昕窈 《新读写》2011,(4):53-53
你听过吗?春日的风吹过树林,拂过湖面;碧绿的新叶们发出“沙沙”的声音相互打着招呼;柳树舞起纤细的手臂向世人展示它婀娜的身姿;  相似文献   
23.
班会课不存在固定的课本、不需考试、不需担心学生的分数和成绩.是一种相对软性的课程,教师对该课的教学内容随意性要大些。而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行为、激发学习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已为大家公认。因此。倡导有效德育,真实班会,充分体现主题班会系列化、课程化.展示原生态的班会。  相似文献   
24.
一、偏离合作目的,为合作而合作合作学习重在它的实质、它的实效,而不是形式。有时老师追求合作的教学形式,提出的问题设计不到位,不具启发性,学生不需合作讨论就可以解决。有时老师盲目让学生合作探究,在学生还不具备合作意识时就强牵着进入讨论,结果只做了些表面文章。阅读教学片段:(1)师:请大家找上自己的好伙伴,讨论出一种最好的朗读方式,读你们喜欢的段落。生现象一:对课文并不熟悉的一部分孩子一下找不到自己最喜欢的段落,一部分孩子有喜欢的段落,可伙伴并不喜欢,于是都呆坐在座位上东张西望地观看热闹场面。生现象二:教室里,孩子们四处窜动,把找伙伴的过程当作自由活动,手臂变长了,声音变响了,不顾老师也不顾同学的感受,一个劲地嚷,教室的音量提高到令人难以忍受的程度。生现象三:几个同学很快围坐在一起或齐读课文,或分角色读课文,或一个同学点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虽然教者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过程,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但让几个学生一致认同哪种朗读方式最好,显然就比较勉强,因为阅读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哪怕是同一小组的成员,也极不愿意牺牲自己的想法而去趋同甚至迁就他人的见解。所以老师在要求学生合作时...  相似文献   
25.
文泽天  张窈  甘雪婷 《今传媒》2013,(11):155-156
以对兼职机构和兼职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为依据,从四个部分考察兼职机构的信息流通和发展现状:基本信息部分、中介传达信息部分、大学生反馈及辨识信息部分和对中介整体认知部分,并从“中介性传播”的角度分析其良性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6.
巧妙地根据研究对象之间的相关、相同、相近的某种关系在解题中转换研究对象,使问题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27.
文章阐述了钢筋保护层在工程结构受力等方面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对钢筋保护层厚度的重视情况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对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8.
基于自我调节理论,构建并检验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新生代员工反馈寻求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以及促进定向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反馈寻求行为提升了新生代员工的工作投入和工作绩效;(2)反馈寻求行为通过工作投入提升了工作绩效;(3)促进定向既调节反馈寻求行为与工作投入的正向关系,也调节了反馈寻求行为与工作绩效的正向关系。这说明新生代员工的促进定向在反馈寻求行为与工作投入,以及反馈寻求与工作绩效之间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9.
浅谈编辑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推动下,编辑现代化成为近几年来编辑工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编辑现代化,主要是由编辑观念现代化和编辑手段现代化两个方面构成的。只有两个方面有机结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编辑现代化。  相似文献   
30.
江窈 《湖南教育》2007,(1):36-36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孩子在课堂上抓课文的辫子,找课文的茬。小学二年级中有一篇课文《鹬蚌相争》,这个故事学起来可真带劲,孩子们看完了老师播放的成语动画片后,诵读着,表演着,乐不可支。这时,只有我们班的司豪宇坐在座位上不出声,突然他高高地举起了小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