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相辅相成、互为相长。高校要推行创新教育,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优秀人才,就必须加强教育管理的改革。针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结合创新教育的要求,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应从表层次的形式管理改为深层次的目标管理、从低层次的制约式管理改为高层次的激励式管理、从传统的行政型管理改为新型的学术型管理。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信息扶贫的驱动因素、路径选择及其引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参与信息扶贫主要由社会责任、扶贫政策、农民期盼、自身优势等因素驱动.为达到预期目标,务必探索新路径,建立起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新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以形成半小时信息服务圈.同时要力求信息资源对路,服务形式多样,提高农村用户的信息素养,并开通手机短信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3.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力山大大帝在印度河谷发现了“香蕉树”这种植物。罗马学者普里尼是第一个描写这种植物的西方作家,他说在香蕉树下辩论哲学问题的印度先知们,常常以香蕉充饥。因此,十八世纪的瑞典植物学家林纳称香蕉为“博学女神”。香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水果之一,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几百万年以前。在古代中国,以香蕉根为药材,用以治疗黄疸、头疼和麻疹。近年来的研究证明,香蕉也能治胃酸过多和其他肠胃病。香蕉属性温和,能抗酸,容易消化,是消化系统癌症患者被允许食用的惟一水果。香蕉含有丰富的控制过度紧张的元素钾,还含有维生…  相似文献   
14.
人的精神发育过程中,阅读不可或缺。就阅读的目的而言,应该出于内心的需要;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阅读不应为教条与功利所左右,更不该成为一种负担。要变阅读为"悦读",静下心来多读书,以了解更多领域的知识,认识更深的大道,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5.
金璐 《考试周刊》2013,(14):193-193
所谓"习惯"是指由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而在幼儿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一般有讲卫生、文明进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生活安全等。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老师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只有两者合一,寓养成教育于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它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树立科技意识,引进现代化办学设施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全校上下达成共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目前,我校24个教学班,班班备有投影仪、彩色电视机、录音机。学校有最新设备组装的语音室、微机室、多功能电教室,设备先进,新近扩建的电教演播室已投入使用。现代化的卫星地面接收…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对新闻出版行业的大力支持下,传统出版企业正迎来改革的好时机,寻找适合自身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模式——融合出版.文章对传统出版企业实现融合出版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和案例分析,对实现融合出版的具体流程进行阐述,指出传统出版企业通过融合出版的不断积累,可以逐步实现盈利.  相似文献   
18.
金璐 《传媒》2016,(8):33-35
近些年来,我国许多城市或地区雾霾气象灾害频发.其影响范围之广、污染程度之重、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史上罕见的.治理雾霾已成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当下的紧迫任务.本文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主流媒体助推雾霾治理的新路径和内容侧重点,以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金璐 《新闻爱好者》2010,(11):171-172
从本世纪初到现在,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已经红红火火地走过了八个年头。打开电视,几乎各个频道都有民生新闻的身影。可以说,电视民生新闻无处不在,虽然它不再是什么新鲜的字眼,热度也有所衰减.但是它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新闻环境的不断变化,电视民生新闻也需要总结经验,走上开拓创新和深度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电视越来越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最常用的媒介.电视新闻因其生动形象的感染力和对事件真实客观的报道、深刻透彻的分析,吸引着观众,并为观众释疑解惑.而在电视新闻和受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是新闻节目主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