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3646篇
科学研究   542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49篇
综合类   105篇
文化理论   29篇
信息传播   56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15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0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36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6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7篇
  1956年   8篇
  1951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当前省报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全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省报是否适应?二是各地兴起“办报热”,省报在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读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省报如何满足? 有的同志说:近年的新闻改革,只是解决了一下新闻的短、新、快问题,只能算作新闻业务的改进。这个看法是否正确有待研究,但  相似文献   
12.
方立新 《教育》2007,(5S):18-18
2006年11月20日,温家宝总理与6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座谈,其中令总理“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随着各家电视台之间新闻大战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电视新闻时效性的要求、现场报道以其时效快、现场感强、可信度高、信息量大的优势迫使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加重视这一报道形式。大家都知道,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而其中画面给观众以直接形象的感受,是最能体现电视特点的元素,尤其在现场报道中,电视画面拍摄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报道的成功与否。接下来,我们就现场报道中的摄像问题谈几点看法。 注意景别的运用和拍摄角度 在新闻现场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摄影记者的镜头也是随着现场采访记者的活动而变化,所以…  相似文献   
15.
第四届全国图书馆自动化研讨会1991年11月26日—30日在深圳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连续进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科研、大学图书馆,从事自动化工作的专家和学者130多人。文化部图书馆司司长杜克同志以及省文化厅副厅长张岳群同志等参加会议。本馆技术部蒙扬佐、符爱萍,采编部谭海华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台州市体育场地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不仅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当地政府对文化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与该地区的文化底蕴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息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8.
方草 《中国学校体育》2005,(1):i003-i003
每当向人们提及“门球”这一球类名称时,不少人都很自然地同中老年人打的门球联系起来。这也难怪,门球的问世特别是它的普及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而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刘瑞武先生发明的三门球的问世只有七年时间。  相似文献   
19.
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风哪里来———趣说事物原由》系上劳动报新闻研究室主任严宝康为文之余累下来的“副产品”。二十多年前严宝康古人编纂《事物纪原》得到启迪,将万册书及数百家报刊上与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切相关的一千多个条目加以整理,探求物原由,通晓古今之演变,展现了一个博《风从哪里来》趣说事物原由@钦锋  相似文献   
20.
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短短30多年时间里,儒学由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和社会秩序合法性的基础,转变为新派知识分子眼中走向民主和自由的障碍物,中国人的心灵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震荡和认同危机。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