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陆其国 《浙江档案》2003,(10):38-40
审案升级杭州知府陈鲁看了刘锡彤报上来的材料,觉得据此并不足以定杨乃武、毕秀姑死罪。为进一步了解此案详细内容,陈知府下令余杭县把人犯连同全部案卷送杭州府,再行复审。刘锡彤知道杨乃武与毕秀姑是屈打成招的,一旦他们翻供,那他的努力就全部白费了。想到这里,刘锡彤觉得应该马上做些什么。1874年10月12日,刘锡彤亲自押送杨乃武、毕秀姑来到杭州府,并开始了他的行贿行动。行贿对象上起知府陈鲁,下到衙门里的勤杂人员。得了刘锡彤好处的陈知府心领神会,所以当第一次提审杨乃武和毕秀姑时,两人刚喊了声:“大人,冤枉呵——”,就被陈知府不耐…  相似文献   
32.
1927年,军阀们已被国民军打得落花流水。在此情形下,军阀们于9月18日在北京召开军事会议。会上,几路军阀都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种种客观原因,而不是自己打仗无术、指挥低能。就在这一片抱怨和责骂声中,突然有一个人的发言语惊四座。此人开口即以征询的语气说:“诸位,我们为什么总是打败仗,国民军为什么总是打胜仗?我已经研究过了,国民军之所以总打胜仗,是孙中山在冥冥之中暗助他们。”  相似文献   
33.
川江号子不会、也不应该发出呜咽之声。凡听到过川江号子的人都有感触,声声川江号子,从赤裸着身体、像虾一样弯着腰,背拉纤绳艰难前行的纤夫们口中冲出,那种高吭激越、撼山震水的旋律;那种撩人心尖、撼人心魄的力量,顿时便将眼前的山山水水一下子震荡得远了,徒留下那起起伏伏、颤颤悠悠的号声,久久地回荡在天空和大地之间……  相似文献   
34.
陆其国 《寻根》2016,(4):86-88
民国版《刘永福历史草》一书,是笔者20多年前在上海长乐路上一家旧书店淘到的,该旧书店原址如今早已融为上海延中绿地的一部分了。刘永福,字渊亭,生于1837年,汉族客家人。他原是反清的黑旗军将领,1883年率黑旗军参加中法战争,屡次大败法  相似文献   
35.
正民国社会充满诸多肮脏、凶险、黑幕;诡谲的政坛更难言干净,可是至少在教育这块领域,却非但没被黑暗笼罩和遮盖,还不时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印象。举凡后来一直为人们称道的名师迭出、名校屡现的现象,其最初的微光,就肇始于民国。这样的情状,究其原因,往轻里说,和高层主政者对教育的注重和关照不无关系;往重里论,便是政府对教育"放手"带来的气象。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另—方面也必须要有懂  相似文献   
36.
质疑的精神     
陆其国 《教学随笔》2014,(12):21-21
那是1923年的一天,京城著名的《学衡》杂志,收到一篇题为“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的文章,该文针对梁启超“老子生于孔子之后,《老子》著作时代在战国晚期”所持六条证据,一一予以驳斥.文章不到三千字,言简意赅,文气贯通,逻辑严密,考辨精细.编辑们阅后,都觉得作者文笔老辣.但作者署名“张荫麟”则让编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个敢于质疑梁启超的人,是何方俊杰,哪路神仙.当下猜测,凭此文的学术功底,作者应该是大学教授无疑.  相似文献   
37.
38.
39.
头等舱里突然出现一个洋女人 夏日傍晚,最后一抹浓重的暮色隐没在远方的地平线.此时的宜昌码头却是一片人声喧嚷,码头边停泊着一艘即将开往重庆的美国大来公司的轮船亚利斯号轮.  相似文献   
40.
冰山一角知道和接触"盛档",始于我20年前在旧书店的一次淘书经历。那天绝对是我的丰收日,而尤让我兴奋的,是淘到了不少我喜欢的史料,其中就有一部上下两册的《甲午中日战争》。回家后细看才发现,这两册《甲午中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