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69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91.
小时候,我食量大得惊人,自然也锻炼出一副好胃口。  相似文献   
192.
通用能力是职业教育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包括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 ,也包括全面素质的部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明确通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目标就有了可行性 ,为教师教书育人制定了标准。语文目标教学应突出语文基本能力训练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93.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误区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阶段选择而非持久的最优选择,从克服家族制弊端和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家族企业转型和社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聘用方面普遍存在信用、权力、期望和成本等四个误区,需要通过企业文化重构、权力体系重造、资本结构重组和激励机制重建来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194.
生与死是小说"永恒的主题"。东西方对于生命的思考和理解,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在很多小说中都有所体现。本文通过对乔伊斯《死者》和余华《活着》的剖析,试图探析东西方生命哲学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5.
陈婧 《滁州学院学报》2015,17(2):116-118
为探明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程度及其原因,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抽取30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英语听力学习中存在中度焦虑,交际焦虑明显高于其他三类焦虑,处于高度焦虑水平;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与英语成绩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焦虑的影响因素主要与英语语言综合能力、听力自主学习意识、听力学习方法和技巧、课堂交际活动以及负评价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改进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6.
软件的可靠度评价是度量软件质量和效率的核心要素,设计可靠度属性覆盖算法,从信任管理的框架内研究软件的可靠性增强方法。传统的软件可靠度属性增强和覆盖方法采用轮换调度算法,对软件质量属性的度量效果不好。提出一种基于退避机制的软件可靠度属性覆盖算法,把对整个覆盖区域的覆盖拆分成对覆盖区域内每一个网格点的覆盖,进行软件可靠度信息覆盖,根据分配原则得到新增数据的所属分区信息,由此实现软件的网格点信任度模型构建,基于信任度的退避机制选择策略,对软件的样本进行聚类,进行软件可靠度属性覆盖改进。仿真结果证明,该算法保证较高的覆盖质量的前提下,对软件的可靠性评价更加的安全可靠,软件总体的能量消耗更慢,延长软件可靠性寿命周期。  相似文献   
197.
随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结合我校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阐述了通过制定一体化、多层次的教育创新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打造适应创新教育的实践平台等手段,提高了我校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为我校电气信息学科教育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8.
山中人     
陈婧 《中文自修》2005,(5):34-34
南朝太守者江郎,名淹,字文通。年少聪颖俊朗,有词藻,而长后文思枯竭。人皆云:其尝宿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日:“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或云其游禅灵寺时会一人名日张景阳,与其讨缎,予后则文藻无蕴。  相似文献   
199.
200.
言语交际是人类最重要的社会化行为之一。语言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协调活动的交际工具。很多情况下,言语不一定能完整、准确、恰当地表达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即"辞不达意"。本文对言语交际中出现的一些"辞不达意"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语用失误进行一般性的总结,以期得出一些启发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