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变策略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媛  茅冬梅  陈小波  梁军 《考试周刊》2010,(29):140-141
当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高等学校作为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应对新形势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变策略和将其付诸教学实践环节。实践证明这些策略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应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核心,通过激发学生内在驱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获得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愉悦,从而促使学生精神境界、个性品德、语文水准得到完整的提升,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63.
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系统分析顶岗实习实践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常见的管理模式,特别针对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课程的创新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4.
杜甫诗歌中涉及对妻子杨氏描写的诗篇有36首,这些诗歌从多个角度见证了他们的伉俪情深.其中有6首诗歌可以视为是专咏妻子的作品,它们集中表达了离别之思、重逢之喜及杜甫对妻子的愧疚之情.在解析其赠内诗所包含的种种复杂情感的基础上,侧重从情感渊源的角度探究其赠内诗取得高超艺术成就的成因,其中突出强调了杨氏对杜甫及整个家庭的贡献,此是从情感双向互动的角度说明杜甫对杨氏钟情至极的缘由.  相似文献   
65.
"80后"文学一方面在内容上尽情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一方面过多的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这也就使得80后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局限于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80后、90后的特定群体区域,"窄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相似文献   
66.
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话行为有效性的措施有:设计有效提问,促进师生积极对话;注重有效倾听,促进学生有效参与;重视情感教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7.
陈小波  梁军 《考试周刊》2009,(21):93-94
本文作者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从教师胜任特征角度,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胜任特征问题进行了研究,成功建立了胜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并提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胜任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及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8.
"80后文学"特指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群体的文学写作。"80后文学"的先锋人物韩寒,凭借小说《三重门》一炮走红,吹响了80后文学的集结号。随后,郭敬明凭借《幻城》等小说,被誉为"80后"第一偶像,甚至赫然进入福布斯"中国文体名人排行榜;张悦然  相似文献   
69.
正磨课,是某个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教研组成员的协助下,采取多种形式,对某课教学进行反复、深入地学习、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团队的力量通过磨课这种形式,可使特定教师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使其在不断的改进和领悟中提高教学能力。如何通过磨课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呢?下面我就来谈谈自己的体会。1.真诚"揭短",不留情面要想磨课有效果,最需要的是那些真诚指出他人教学中存在哪些问题的人。同一堂课,一千个人执教,由于认知不同,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同课异构"。所谓"旁观者清",由于认知的限制,执教者通常不容易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其他听课的人  相似文献   
70.
党报要巩固既有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要把握定位,找出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十个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