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陈攀 《大众科技》2011,(9):16-17
成套3D电视节目制作的设备价格极其昂贵,文章探讨利用二维设备来完成3D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2.
几辆玩具赛车并肩启动,眨眼间风驰电掣,在各自的轨道中挑战速度的极限……这就是迷你四驱车,它让人触摸那渐行渐远的童年的奢侈梦想。  相似文献   
33.
网络安全课程存在内容抽象、知识所依托的现实环境复杂等问题。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普遍把实验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提出了以实验为中心来指导网络安全教学,并阐述了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通过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实验的教学功能,促进网络安全课程理论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并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34.
作为培养市场热门人才之一的专业教育机构,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大部分选择了设置旅游或相关专业。然而,置于工商管理大学科背景下的独立学院旅游本科教育可谓困境重重,表现在:招生每况愈下,师资力量单薄,培养目标落空,培养计划老套,实训设施缺乏,校企合作浅显,等等。要想走出这种困境,独立学院有必要对其旅游本科教育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而职业本科定位不失为一种较为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35.
供水管网中的节点流量具有不确定性,为了研究节点流量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能力的影响,建立供水管网节点流量分布在不同条件下的需求分布水力模型。一种是供水管网中各节点平均分配流入量的均匀模型,另一种是在供水管网各节点按需分配流入量的分配模型,比较两种需求分布模型的漏损定位性能。利用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完成供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漏损定位,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具有模型精度高和计算效率高的优点,该方法通过计算供水管网中监测值与水力模型模拟值的差异,判断是否发生漏损,并能准确定位漏损节点。最后通过实例证明供水管网节点流量的不确定性对供水管网漏损定位性能有突出影响。  相似文献   
36.
陈攀 《神州学人》2017,(1):50-52
世界各国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从而以经贸专业为主的中外高校联合办学也日益增多,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中德技术应用学院与德国北黑森技术应用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就是其中一例。属于新生事物的这类办学模式,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在移通学院中德技术应用学院,中德联合开办的工商管理专业就遇到了诸多问题:培养目标不太明确,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德语课程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相似文献   
37.
水力模型已广泛应用于给水管网设计、分析与运行中。在所有水力模型中,需水量是导致模型输出最不确定的参数之一。因用水情况不确定,使得管网中的节点需水量变得异常复杂。在大多数实际管网中,用于校核节点需水量的监测设备数量有限,且小于未知量个数,使得节点需水量校核作为欠定问题,令节点需水量校准产生较大误差,并且传统遗传算法校核节点需水量的方法是假定所有节点的需求乘数因子一致,这也导致校核后的模型无法接近真实运行情况,因此提出在欠定条件下用遗传算法解决需求乘数因子的校核问题。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多次运行并取平均值作为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遗传算法的校核结果不仅能够与被测位置的实际值相拟合,而且可以得到非测量位置的管道流量和节点水头,其中校核后的节点水头和管道流量误差较小,平均误差分别为1.78%、4.05%。该方法相比于传统校核方法具有更高精度,且更能反映出管网真实运行情况,同时还避免了传统校核方法中因遗传算法产生局部最优解而导致误差偏大的问题,对于大型管网模型校核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职业本科教育的内涵及其办学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本科教育”是指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这种教育形式在理论界已达成了某些共识,但其在实践领域却是进展缓慢。究其原因,根源在于对职业本科教育的概念认识不清及对办学主体的规定不明,因而有必要分别对其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39.
40.
以糠醛为原料通过光氧化反应生成4-羟基丁烯内酯,再与薄荷醇缩醛化制得手性合成砌块5(R)-(1R,2S,5R)-孟氧基-2(5H)-呋喃酮(1),然后使1与正十八胺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得到标题化合物4(R)-N-正-十八氨基-5(R)-(1R,2S,5R)-孟氧基-3,3-二氢呋喃-2-酮(2)。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