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935篇
科学研究   158篇
体育   282篇
综合类   3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9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1):46-48
陈子荷,这位当年被公认为中国女队最漂亮的福建姑娘,经历了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她参加过5届世乒赛,获得过5次世界冠军(40届世乒赛女团冠军,41届世乒赛女双冠军,42届世乒赛女团冠军,1990年、1992年世界杯女团冠军),还获得过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双银牌;她和前国手许增才经历了8年马拉松式的恋爱,最终在德国走到了—起;因为留恋亲情和友情,她在德国生活了6年后义无返顾地独自先回到福建。 9月中旬中国公开赛期间,本刊记者曾专程去陈子荷家采访,当时她已身怀六甲。10月11日,陈子荷在福州生下了一个7.1斤重的儿子.当她在电话里告诉我们这个消息时,言语里很自然地流露出做母亲后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992.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2):35-35
在众多的“海外兵团”中,广西籍前国手李春丽有点与众不同。她对乒乓球的热爱与日俱增,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1992年她加入了新西兰籍,并在新西兰买了一套房子,但为了打球,她却长年定居日本;在新西兰她有男朋友,但为了打球,她毅然放弃爱情,选择去日本,一去就是十年。如今,40岁的李春丽依然孤身一人。似乎哪里有球打,哪里就是她的家。在9月份的中国公开赛上,她向本刊记者聊起了这些年在国外的生活。  相似文献   
993.
陈洁 《乒乓世界》2003,(8):46-46
巴西公开赛是巴黎世乒赛后的第一站职业巡回赛。尽管波尔、萨姆索诺夫、格林卡等欧洲名将以及中国选手都没有参赛,但世乒赛新科状元施拉格的到场.给这站公开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994.
论图书馆的人本主义与个性化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图书馆的人本主义与个性化服务的含义及其意义,提出图书馆贯彻人本主义理念、开展个性化服务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95.
陈洁 《乒乓世界》2005,(7):53-53
上海世乒赛是我在《乒乓世界》工作的6年中第4次采访的世界锦标赛,如果说前几次的采访让我感受到了世界比赛的新鲜.刺激的话,那么这次留给我更多的是回味和感动。  相似文献   
996.
陈洁 《乒乓世界》2001,(11):22-23
翻开鲍罗斯的小档案,一长串成绩摆在眼前:1998年欧洲锦标赛女单冠军;1999年克罗地亚公开赛女单冠军;2000年法国公开赛女单亚军、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女单第三;2001年卡塔尔公开赛女单亚军。 “但我在世乒赛和奥运会上从来没有打出过好成绩。中国运动员太强大了,要想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听得出来,鲍罗斯既对自己的成绩不满足,又感觉战胜中国选手太困难。 在苏州举行的欧亚对抗赛期间,我作为欧洲联队的随队翻译,第一次和鲍罗斯走得那么近。在几天的接触中,她给我留下了几点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97.
禁止运动员使用散发挥发性溶剂的球拍,最初是运动员委员会的提案。提案通过后,在1993年第42届世乒赛上开始执行,检测标准由器材委员会制定。 本届世乒赛的球拍检测工作与以往不同,不再是在比赛开始前的半个小时,而是放在运动员比赛结束后进行。  相似文献   
998.
有两件事,萨姆索诺夫让我肃然起敬。 第一件事发生在男单八分之一决赛中,第一局萨姆索诺夫轻松取胜瓦尔德内尔之后,第二局又以20比10领先,这时,他连续两个接发球往台子外面打。我看明白了,他怕瓦尔德内尔输得太难堪,而恰恰是老瓦,在曼城世乒赛和悉尼奥运会上两次挡住了他冲顶的脚步。  相似文献   
999.
陈洁 《乒乓世界》2001,(8):26-26
早在10多年前,倪夏莲在上海队的时候我就认识她,但这样与她面对面的交谈还是第一次。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外兵团”,38岁的倪夏莲在国外已经打了整整12年球。大阪世乒赛期间碰到她,忍不住和她聊起这些年来她在海外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00.
限制发球 谁喜谁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国际乒联规则委员会和英国乒协提出的改变发球规则的提案,在4月26日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得到通过,并将于2002年9月1日开始实施。世界乒坛最具争议性的提案——“发球新规则”的正式“出炉”,标志着世界乒坛进入新世纪初就迎来新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