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陈绚  郝玥媛 《新闻界》2015,(3):48-49
<正>1956年中国完成了各方面的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党领导的新闻媒介不能满足群众需要的矛盾突出了。新闻少,并有较多的片面性;通讯内容贫乏,不能反映国内国际生活的现实;报纸批评减少,没有不同意见的讨论,新闻机构单一化、新闻报道公式化。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学习苏联塔斯社的过程中,出现了盲从依赖、机械照搬、忽视稿件质量等偏差。同时,自1955年4月亚非会议召开后,中国的外交往迅速扩大,而新华社的业务  相似文献   
42.
本文提供了大量韩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的最新资料 ,详细分析了韩国政府的网络开放政策 ,指出该政策是促使韩国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经济高速发展及全国网络意识觉醒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43.
新闻价值是新闻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新闻学术著作中,对新闻价值有这样几种认识:一是从新闻事实的角度来理解,认为新闻价值是指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的特殊素质与各种素质的总和,二是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阐述,认为新闻价值是选择新闻和衡量新闻的标准,三是从受众的角度的理解来看,认为新闻价值是指为受众所喜闻乐见的程度以及它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或效应。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南部乡村居民的媒介使用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电视是农村居民使用频度最高的大众媒介,居民使用电视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娱乐、消遣时间,因此电视剧、动画片等类节目收视率最高。他们对电视新闻的关注度较低,不关注的原因是媒介上传播的新闻距离自己的生活非常遥远,跟自己无关。使用率居第二的是互联网,居民安装宽带的目的首先是基于实用性:学习或寻找赚钱门路;其次是娱乐、社交。在调查的地区,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已经退出人们的生活,对村民生活没有任何影响。鉴于农村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日益"去集体化"和"原子化",笔者建议在乡村引进参与式传播,发展草根媒介促进乡村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45.
《论人民的报纸-1946年初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讲话》是范长江1946年在华中新闻专科学校的新闻讲义.抗战胜利后不久,范长江带领一批新闻工作者从原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驻地——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向苏北重镇淮阴进军.9月,淮阴解放后的第二天,范长江等人进入这座古城接收敌伪印刷厂,重建新华社华中分社,筹备《新华日报》(华中版)的出版和筹建华中新闻专科学校.新专的筹划工作由谢冰岩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46.
现代社会需要法律和新闻知识技能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但这样的人才却很缺乏。目前我国高校的传媒法教育刚刚起步。2011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创办"新闻—法学"本科实验班,新闻与法学两个学科在全国综合类大学中首次实现校内联合培养。本文对美英等发达国家的著名高校传媒法教育及传媒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国内各高校的初步探索进行了系统分析,就如何推进新闻传播与法学两个学科教学科研融合,加快和完善传媒法教学科研等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47.
在“情报门”事件中自杀身亡的生化武器专家凯利作为一个真正的、诚实的知识分子 ,希望自己的一切言行都有利于正义与公正本身 ,而不是为了某一派政治经济势力作宣传。虽然那些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不知道社会的不公正到底是从何而来 ,但是他们绝对能够感受到所有的不公正。那些被社会上各种势力百般凌辱与欺压 ,心中郁郁不平 ,选择厌世自杀的人 ,必然怀着对人性极度的绝望。那么 ,在一些悲剧事件的发生和报道中 ,媒介的角色和职责怎样 ?事件本身又能引起新闻界什么样的反醒呢 ?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48.
新闻自由作为实然权利的泯灭——“情报门”事件管窥(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欧洲历史 ,为争取出版自由进行最为持久、最早、最猛烈斗争的是英国。在“情报门”事件中 ,BBC秉承新闻自由精神 ,并运用新闻自由武器批评政府 ,但最后以失败告终。新闻自由作为一种权利 ,分为应然权利、法定权利和实然权利。应然权利的法定化是权利实现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 ,权利的法定化并不等于权利的实现 ,即不等于实然权利。而且 ,政府通常的做法是在给予权利的同时 ,又通过制定法律和强调社会责任来限制和剥夺 ,泯灭现实中公民的自由权利  相似文献   
49.
“非典型肺炎事件”中 ,政府和媒体的“缺席”(媒体的“不作为”)曾一度引起某些地区流言扩散 ,造成百姓恐慌 ,这种现象也引起人们的反思。作者认为 ,这实质上是因中国媒体的“期待性沉默”造成的 ,本文详细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并就今后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0.
在任何一个国家,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一些学者认为,政府掌握的信息甚至达到全社会信息总量的80%。如果这些信息大多处于不对外公开状态,将会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同时,政府信息公开也是防止腐败的治本之策。因为改变权力行使的方式,使其过程处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的方式之一。知情权也是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