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887篇
科学研究   164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5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6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沈丘县老城镇西关村以槐山羊饲养和深加工为突破口,成立了槐山羊养殖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总投资6000万元,建立了槐山羊原种保护和繁育中心,成立了槐山羊饲养合作社和槐山羊饲养小区,并在泉河和沙颍河两岸推广纯种槐山羊饲养、公司还  相似文献   
102.
如今,建筑节能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中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对于节能的问题也更加快的被搬上台面。而在此中,建筑的能耗问题占了很大的比重,所以进行建筑节能迫在眉睫。本文就通过了对节能问题的简介,从而探讨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进行节能监理的各种措施和实施。  相似文献   
103.
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和开展QC小组活动在我国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本文针对近几年在QC小组活动中出现的过分追求小组活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QC小组活动的群众性特点的现象,指出Qc小组活动要注重实效,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强调其社会效益,特别是各级评比中更要给QC小组活动传递一个正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4.
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带来行业内加工成本上的幕后竞争,以某41米K形钻塔为例,结合材料力学相关特性,加以数学建模,通过校核钻塔重要部件的承载力,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缩减钻塔用料,减少加工成本,从产品根源上为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隐士是我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艺术修养。通常我们一提到“隐士”,就会想到佛道两家的“隐”,因为这两家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出世的,所以信仰此两教者很自然地成为“隐士”,而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的集体责任,  相似文献   
106.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课堂效果来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渴学、乐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7.
随着安徽省文化的对外传播,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安徽省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作为我省对外的窗口,其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国际形象.笔者走访了安徽皖北多处景区调查该地区公示语英译质量,探讨了其误译错译的类型并提出改进该地区英语语言文字水平的建议,旨在提高公示语翻译文化层次的可接受性,实现公示语的交际性目的.  相似文献   
108.
刘杰  刘晓晓 《考试周刊》2014,(99):194-195
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更多社会组织的参与,并且一些社会组织因自身优势在公共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以环保NGO的发展与在公共服务中力量尤为典型。本文侧重从公共服务领域的新变化——环保NGO的加入为出发点,分别从环保NGO的发展、其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作用和出现的问题等内容展开论述,凸显环保NGO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9.
当前,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理解存在仅仅是为了“丰富课外活动”和“培养业余爱好”两种误区,其根源在于市场化社会对人的片面化理解,对教育功能的工具性选择,等等。重新审视高雅艺术在人格生成的地位以及驱动作用,必须解决如下观念问题:健全人格作为真善美的统一(对人的理解),教育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统一(对教育的理解),艺术作为完美的精神追求在于“使人成为人”(对艺术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0.
小的时候。你有朋友吗?你和你的朋友有过什么约定吗?年少时你有梦想吗?你的梦想今天现实了吗?你为了自已的梦想,又做了些什么呢?文中的小作者。把梦想当作自己年少时的好友,对他娓娓倾诉。仿佛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追寻梦想的过程中所有的奋斗。坚持与执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