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战争与强暴相伴而生,战争本身就包含着强暴的隐喻。男性性行为的攻击性与主动性,与征战和侵犯密切相关。如果处于强势的入侵或攻击位置的民族以"男性"自居的话,那么,被侵犯的民族就必被视为弱势的"女性"。民族主义把女性传统的孕育生命的意义纳入民族的生死存亡这个统摄性的视域中去。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寻到大量战争与强暴同时出现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32.
在沈从文的性爱叙事中纷纭的性爱意象参与了小说文本意境的建构。头发其特定的文化内涵表现为蕴含着政治功用的“政治的头发”和具有着性吸引力的“审美的头发”。沈笔下的头发是迥畀于鲁迅笔下政治的头发的审美的头发。鹿和观音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女性意象。鼻子和刀是具有作家个人风格的男性意象。  相似文献   
33.
韩冷 《成才之路》2023,(9):60-62
在“大思政”视野下,高职院校必须对本校的办学理念重新定位,强化思政工作,以更好地确立“大思政”的教学思想,进而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文章阐述“大思政”的概念,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探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在“大思政”视野中的困境,指出“大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对策是重视网络环境的净化、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为思想政治工作开辟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34.
京派作家往往并不直言自己想说的性,而是借助其他事物的比喻、暗示等手法将性爱意义曲折地表达出来.作家对女性的比喻由抽象到具体种类丰富,从头发到三寸金莲每一个身体意象无不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和生殖内容,而从猫、狐狸到鹿和观音等意象比拟则直接表达了男性对女性关于魔性和神性的基本想象.京派作家对男性的基本想象包括勇武与柔性两种类型,而鼻子和刀意象则是非常有特色的男性意象.  相似文献   
35.
36.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是包含于中国主流文化发展的框架下的。它继承了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其发展又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新的内涵。作为一种类型文学,武侠小说极有利于借鉴欧洲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尤其是普洛普的叙事学去阐释其内在的基本叙事语法。同时,武侠小说历时发展中的不断推移、演进又导致了叙事策略与整体结构的相应变动。而它运转的驱动力则是时代因素的变化与侠文化本身的演变。所以,语法、形态、历史、文化的解读应成为武侠小说阐释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方能寻找到“武侠”作为一种叙事类型所具有的普遍而特殊的规律与内涵。  相似文献   
37.
对绵延流逝的线性时间的恐惧是每一个有意识的个体都能体察到的.面对一去不返的时间之箭,女性感到了难以抑制的焦虑,继而是恐惧.在京派小说中也可以看到男性的衰老恐惧,只是没有上升到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层次.京派作家揭穿了在时间的追杀中生命最终走向死亡与沉寂、一切终将成为过去的悲剧,透析了生命荒诞而沉重的本真,使我们麻钝的心灵感到蓦然的震悚.  相似文献   
38.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洞穴是湘西母体文化的象征,故事通过人物对山洞生活的眷恋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归原始母体文明的强烈愿望,但是野人最后被剿灭的悲剧则预示着湘西原始文明必然失落的命运.写作是作家回归子宫的隐秘愿望的达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自由囚徒走出山洞,就好比是现代知识分子从落后的乡村走向城市.当知识分子走出"山洞",一部分人选择了留在洞外,并希望解救洞内的人,而沈从文选择了返回洞中.  相似文献   
39.
池莉都市小说中女强男弱的两性关系的设置揭示出男权文化不仅严重压抑女性,而且压抑男性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她还通过张扬具有母性色彩的道家文化为女权主义张目。  相似文献   
40.
在海派作家笔下,爱情的终难圆满往往成了一种文化心态,爱情的水月镜花感受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寻梦失败的文化感受是一样的,这种情绪与整个社会任务没有完成的幻灭感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