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社交媒体在当前的教学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既产生了一些积极影响,包括加强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合作、提高了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创造了更多学习的机会、降低教学成本、进一步促进了教学模式的变革等,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对学生的独立自主、诚信和创造性形成挑战,造成学生学习注意力分散、缺乏韧性和反思,教学容易受到不当信息的干扰,影响学生在真实环境下学习交流能力的发展等。为此,各级学校应有步骤、有计划地制订社交媒体运用于教学的推广计划,充分调查师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2.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技工学校的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本文从讲好绪论、精讲多练、寓教于乐、理论联系实践等几方面探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希望能对今天的技校机械制图教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3.
广告语是商品介绍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模糊修辞作为修辞活动的一种,已广泛应用于广告语中。从模糊修辞的角度,对所收集的英语广告语实例进行定性研究,从语音、词语、数字和修辞格的角度分析总结了广告语中模糊修辞构成的主要方式。随后结合广告语的特点,阐述了广告语中模糊修辞的语用功能。最后总结出此研究为广告语的设计与创新提供了新想法,有利于提高广告语的宣传效果,实现经济效益。也帮助消费者更好理解广告语中的模糊现象,甄别利用模糊修辞误导或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4.
孙智  韩璐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1):44-45
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演讲与口才课程在教学中必须突出课程的特点,建立一种开放式的,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其要求主要体现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教学内容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加大课程授课学时,以训练为主,精讲多练;实施激励教学手段,改革评价考核标准四个环节:从而让学生演讲水平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5.
韩璐 《大观周刊》2012,(45):153-153
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决定企业的经营绩效、员工的薪资福利水平,甚至会影响到国家就业率的提高以及社会的稳定。作者以我国煤炭企业为例,在简要分析当前煤炭企业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侧重探讨如何加强煤炭企业管理以实现提高其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化及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6.
韩璐 《教育》2022,(8):83-85
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强调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学习热情,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开展教育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互动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教师应当在全面领会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将游戏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中,把游戏作为课程活动的核心,努力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幼儿园音乐教学...  相似文献   
167.
"在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结合高校外语院系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和要求,探讨其改善工作的思路和手段,以期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68.
韩璐 《大学教育》2024,(1):82-9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的发展目标,为培育新时代的文艺人才指明了方向。思政课程作为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育人效能的发挥应在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相关重要论述的前提下,基于文艺人才培育的视角,探寻既能彰显课程自身育人效能又能助力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培养的“共赢性”价值锚点,进而在角色意识、创作观以及规范意识这三重锚点支撑下,依托融通专业课程、打造特色教学团队与开展红色艺术实践教学的现实路径,切实为文艺人才培育不断提供价值增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