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启发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人们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 ,教学向自学过渡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学生进入“有意义学习”或自觉学习的状态 ,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应更加鲜明地体现这一点。教师要善于用实验启发学生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例如 :在学习实验室制乙烯时 ,按照反应原理 ,生成物只有乙烯和水 ,反应液的颜色应该没有变化 ,而事实上学生实验时观察到混合溶液逐渐变黄最终变黑。这时教师可以设置疑问 ,启发学生思考 :根据反应物浓硫酸和酒精 ,推断黑色物质可能是什么…  相似文献   
42.
我院自1993年起采用抑肽酶加利多卡因治疗急性胰腺炎(AP)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40例为住院病人男24例,女16例,年龄23—65岁,平均40.6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两组入院时在发病时间、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方面均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43.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加强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增强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促进学生参与科研、提升毕业论文质量、强化生产实习为核心,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和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4.
马春梅 《广西教育》2010,(20):28-28
在新课标下,古诗词在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使学生进入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非常值得探讨。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诵读、默读、品读这“三读法”来感知诗情、品悟诗情、领会诗境。  相似文献   
45.
商业微电影作为微电影的一个分支,除了具备微电影的微时长、微周期、微投资特征之外,还具有"逐利"本性,为达到推广产品和品牌的目的,不惜制作出异化女性形象的作品,靠情色、暴力血腥、暧昧的画面和媚俗的广告词来取悦受众,出现了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异化现象。本文以女性主义的性别异化理论为视角,以商业微电影为研究文本,以商业微电影独特的特征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商业微电影对女性形象塑造的异化表现、成因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6.
研究了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图书馆如何开展优秀文化阅读推广,将图书馆的工作与时代背景、民众需求等客观条件的变化相联系,希望可以更好地发挥优秀文化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7.
正新课程改革的到来,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发展的机遇,也给我们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学习、实践、总结的机会。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成为初中思品课教学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思品课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改进,使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教学情境贴近生活,学生体验求知感悟,教师主导调控课堂,以利于提高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性。总结多年来的课堂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教育主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48.
马春梅 《天津教育》2023,(13):99-100
<正>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即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教师要以新课标为纲领,充分认识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需求,探索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路径,是落实新课改的迫切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新课标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必要性(一)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49.
普遍伦理应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思考伦理问题的有效背景。家庭伦理因此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解.也许这种理解就是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在此道路上,我们就有可能把握其存在、厘定其范式以及应和其召唤。从而,获得家庭伦理规范与人的存在的相互圆融与相互宽宥。  相似文献   
50.
山东文综卷第27题: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熏天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