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马诚 《云南档案》2014,(8):25-27
<正>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其时,徐悲鸿(18951953)旅居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已三年,徐在海外举办画展,并将几年来卖画所得全部捐献给祖国用于抗战救国大业。在新加坡,战火使徐赴美洲大陆办画展的计划落空,他只得将随身携带的几十箱珍贵艺术品委托友人收藏,伺机运送回国,轻装踏上了回国之路。1942年,徐悲鸿在云南生活约半年,其中,近四个月在滇西地区度过。当时他并不是一个行色匆  相似文献   
12.
马诚 《大理文化》2011,(8):96-99
根据2010年云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大理白族自治州总人口345.6万。回眸漫长的历史,二千年以来,以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地区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相似文献   
13.
马诚刚 《家教世界》2013,(9X):128-128
近年来一直强调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可是,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呢?语文专家指出: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不转变,再好的教材也能教"死"了,负担不重也能教重了。  相似文献   
14.
“双高计划”建设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建设要靠教学科研队伍,也需要依赖高质量的行政人员做强有力支撑。当前高职院校行政人员激励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要通过建立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制定科学分类的考评体系、增加职业发展渠道、健全培训教育体系、重视人文关怀等措施对激励机制进行优化,助力学校加快“双高计划”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针对这一问题我从启发式教学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两方面,积极倡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作一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面临着现在和未来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完成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一、要面向全体学生 斌在《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中就深刻指出:“素质教育的要义第一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反对只抓尖子生而忽视中下等学生的应试教育。语文教育要把素质光辐射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上,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多鼓励,多发掘,尽可能地使学生昂起头挺起胸地进入或走出课堂,充当起自己所承担的角色。要做到这一点师生应建立平等的关系,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朋友,  相似文献   
17.
马诚刚 《成才之路》2013,(15):39-39
语文教学的效率不高与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蹩脚的教学方法有关,也与缺乏调动学生思维有很大关系,如何调动学生的思维是每个语文教师应该细究的问题。因此,通过优化思维组合进行课堂教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从学报所发论文浅析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国内6所高职院校学报2000-2001年所刊发的1270篇论为统计对象,通过对其中711篇校内稿件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我国高职院校的科研普遍存在着:校内作发表的论数量较少,产出时间较长,科研水准和论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从高职院校本身分析了其原因后,提出:转变观念,创设氛围;加强管理,创造条件;注重学科建设,培养学术带头人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马诚 《云南档案》2014,(5):22-24
<正>1911年10月30日,"昆明重九起义"爆发,建立了蔡锷领导下的云南军都督府,结束了清廷在云南的统治。大理作为迤西重镇,历来在云南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省城革命党人的号召,该如何响应省城呢?"定远号"轮机手曲同丰大理起义与否?清朝驻大理新军的政治倾向十分重要。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说起曲同丰这个关键历史人物。曲同丰(1873-1929),字伟卿,福山县(今烟台  相似文献   
20.
马诚 《云南档案》2016,(10):20-24
1943年初,云南西部重镇下关。街头不时有军车行驶,有荷枪实弹的军警走过。全民抗战时期,大家都习以为常。但细心的老街坊注意到,在关迤中丞街文昌宫一带出现了许多身着便服的陌生面孔,听说是一个名叫“中国国民党驻缅甸总支部”的单位人员,这个单位有士兵站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