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依据2011年4月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内地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人口总数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人口总数的8.87%。由此推算,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17%。在群体基数不断增加的基础上,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物质生活丰富等多项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国即将逐步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超60”群体成为不可忽视的消费大军。  相似文献   
32.
高兰英 《青年记者》2016,(35):100-101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应用”为抓手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育系统中的地位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依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和5B三种类型,分别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①(见下图)  相似文献   
33.
人才外流与回归是一世界性的社会现象.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才外流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为严重,如亚洲的中国、印度、菲律宾、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韩国、台湾甚至俄罗斯联邦,也面临着大量高级人才外流的威胁.前三者都是地处我国边缘的国家或地区,它们的人才外流现象在国际社会中是颇具代表性的,同时它们近几年已经出现了人才回归的热潮,在发展中国家已引起了密切的关注.印度与我国具有某些相似之处,均是经济较为落后的人口大国,它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研究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遏制人才外流和吸引人才回归方面已经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我国防止人才进一步流失,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政策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4.
里快先生的新著《狗祭》以独到的视角、奇特的构思以及谋篇布局中的大智慧,向读者展现了库伦图草原美丽而迷人的画卷,以及草原深处那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狗祭》在突出表现了巴图老人的善良、友爱,以及哈日巴拉的聪慧、叛逆之余,还成功地塑造了阿如汗和舍力玛额吉等审美形象。小说故事情节回环曲折,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35.
近年来,高等法学教育虽然为我国西部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西部法治建设的需要。特别是西部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应该重点探索修订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模式;密切与公检法司等部门机关的深度合作,建设校外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平台,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教育、实案代理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改革法学实习模式,要求学生深入西部基层政法机关实习,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等,最终为我国法学教育探索形成一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西部基层法律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36.
高兰英 《成才之路》2012,(18):42-42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仅仅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还远远不够,还应从许多具体方面着眼。下面,笔者人简单谈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7.
为培养适应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走开拓创新之路,才能更好地落实十六大精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树立坚定的创新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教育创新,使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的奋斗目标相适应,更好地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坚持“三个面向”的方针,走与经、社会相结合的道路,坚持教育创新,不断增强职业教的生机与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职业教育工作中,牢牢把握“三个表”…  相似文献   
38.
高兰英 《青年记者》2012,(30):51-52
灾难性事件是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①在现代信息工具发达的今天,媒体对于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更加快捷,消息来源更广泛,与灾难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