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而要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持久兴趣,则需要借助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样的说法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因此,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从来都是关系到报纸的终极品位与内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中发现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地处京九沿线的山东聊城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2001年3月19日,聊城日报·北方晨刊在一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则新闻:《欧洲肉牛“疯”了鲁西黄牛“牛”了》。同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在一版显著位置也将此稿突出刊发。随后,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将此稿分别转发或摘播;不久,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又分别刊发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专稿和专版,从各方面探讨这一现象的意义及影响。“牛”起来的“鲁西黄牛”使聊城名声大振。何以如此?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聊城日报记者是在中国即将加入WTO的大背景下来看欧…  相似文献   
13.
14.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这是英国报界的一句名言。大意是说,如果报上有好新闻,读者就会购买这张报纸,而要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持久兴趣,则需要借助副刊对读者的吸引力。这样的说法虽然可能有失偏颇,但较为准确地表明了报纸副刊对于报纸本身的重要意义。因此,报纸副刊的创新与发展,从来都是关系到报纸的终极品位与内涵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是有缘的,而且缘份颇深。 1988年,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热潮中,中国地市报硼究会正式成立了,从此,全国地市州盟报有了自己的组织,也正是在那时,我被调入聊城日报社担任总编辑,开始了自己的办报生涯。如今,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已满二十周岁,我在聊城日报工作也已二十个年头,  相似文献   
16.
面对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和人才资源的争夺,地方高校要构筑自己的人才高地,只有注重自己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为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才能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地方高校才有生命,地方高校才能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集声音、色彩、数据和文字于一体互动式的新型传播媒介的挑战,纸质媒体的舆论如何避免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8.
困惑与问题 近几年来,《聊城日报》不断提升版面质量和报道水平,为跨越发展造势鼓劲、为人民的呼声摇旗呐喊,努力打造权威、本土、深度的党报品牌.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采访体制.《聊城日报》一直是采编部室分置,采访部室只有一个记者部,共有12名记者,按照县市、行业进行了大体分工,编辑部也要求记者每个星期都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但由于改版后对稿件的需求量大、人少以及体制等方面的原因,记者过分追求稿件数量,跑会议、改材料,影响了到基层一线去深入采访,造成来自基层鲜活生动的稿件少,许多一般化、工作性的稿件充斥版面,影响了报纸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党报新闻改革的立足之本。近年来,聊城日报社坚持用创新的思维来审视和把握新世纪党报新闻业务改革的发展趋势,主动应对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紧跟时代发展的主流,抢抓机遇,不断在创新编采机制、创新办报思路、创新报纸“面孔”、创新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为新闻业务改革拓开了一个广阔的上升空间。1998年以来,《聊城日报》连续4次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报纸”。[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新形势下应用型本科高校育人工作中所面对的新问题的研究,结合黑龙江东方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试点的个案,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育人体系,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实践育人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