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3篇
科学研究   1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62.
对高职计算机实训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计算机实训教学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环节,无论在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原理,还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其他各专业问题的能力方面,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可惜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机实训教学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相似文献   
63.
中国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产业发展迅速,对工程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提出了新的、很高的要求,而由于工程教育面临生源不足和工程教育泛科学化等问题,难以满足产业的需求,这对工程教育构成巨大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拥有丰富的优秀工科生源,也拥有世界最大的工程教育规模和巨大的工程人才市场需求。只要坚持工程教育改革,建立教育与产业的合作机制,实施工程教育国际化战略,贯彻"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大力提高工程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其真正满足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中国的工程教育一定可以为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本文在对中外大学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和查阅大量中外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外高等工程教育的生源和需求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比较与总结,提出了我们的观点和战略思考,以供工程教育决策者、管理者及实践者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中国工科生源的需求分析(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文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产学合作教席项目研究成果。原文较长,本刊分两期发表。为方便检索,保留了原文编码而未按本刊体例排版。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65.
为配合新生入学教育,使新同学尽快地了解图书馆、学会科学地利用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办公室和流通部联合于九月十四日至十九日为全校新生举办九个场次的“怎样利用图书馆”专题讲座,由该馆专业人员郑松辉主讲,内容包括“图书馆的作用”、“汕大图书馆的馆舍结构与藏书数量”“汕大图书馆的部门设置与工作流程”、“汕大图书馆的规章制度介绍”、“图书馆目录的作用与查找方法”、“怎样选书和办理借还  相似文献   
66.
黎文 《科技广场》2013,(6):230-233
顺应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本文结合数据库开发的实例及应用效果,阐述总体开发思路,总结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优化及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中国科普博览”(www.kepu.net.cn)是基于网络的虚拟科学博物馆群。它由我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启动建议(1999年10月25日正式开通),旨在发挥科学院在多年科学考察、科学研究中积累并掌握的大量科学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资源储备,搭建公众与科学家沟通的平台。  相似文献   
68.
王闽汕 《莆田学院学报》2006,13(6):71-74,88
输入为主的中国外语学习文化与以输出为主的西方外语学习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中国学生难以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通过对任务型教学及其科学性的阐述和分析,指出采用任务型教学可以弥补我国外语教学现状中的不足,并就如何借鉴任务型教学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从现象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体现了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研究态度。教师只有深刻理解学科的教育意义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将自己的教育机智渗透在每一个教学情境中,学科的教育意义才能在学生身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70.
2012年8月,中国科学院立足自身科研科技资源优势开展科学传播,正式启动了“网络化科学传播服务工程”项目,旨在更好地让公众走进科学,传播科学知识,促进高端前沿资源科普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