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55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475篇
教育   9514篇
科学研究   138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29篇
综合类   115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42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428篇
  2014年   610篇
  2013年   754篇
  2012年   867篇
  2011年   1033篇
  2010年   1120篇
  2009年   1092篇
  2008年   1145篇
  2007年   1135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959篇
  2004年   726篇
  2003年   531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披帛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西亚文化,与中国服饰发展的内因相结合而流行开来的一种"时世妆"的形式。沿丝绸之路所发现的披帛,反映了丝绸贸易的活跃。敦煌、吐鲁番地区发掘的披帛与中原地区特别是唐长安地区出土的披帛几乎相同,属于同时代的产物,经历了一个相互继承、汲取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2.
陆俊余 《科教文汇》2021,(10):138-140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助推线上教育飞速发展,线上教育是推进教育课程改革、教育公平、教育普及的有效手段。中小学线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育形式及内容、家庭教育环境、资源配置、投入力度等。新时代背景下,应坚持以发展、兴趣和需求为主,选择合适的线上教育课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提升线上教育质量内涵;重视家校合作,提高线上教育质量;加强数字资源配置,优化线上教育环境。这对促进中小学线上教育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虽然人教版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中节选了很多经典的文章,但注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文章选取其中三则,结合语境对“茫然”、“濡缕”、“迁灭”进行了辨疑和补注.  相似文献   
104.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建设开放、共享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应坚持集思广益、共建多赢,用户导向、好学易用,宣传推广、持续创新的原则,构建“知识资源+实训资源+实战资源+拓展资源”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资源体系,同时建立科学规范的运行体系以保障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5.
针对工程力学专业的教学和培养,通过调研比较了国内外著名高校工程力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以美国高校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其在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成功经验,对国内工程力学专业培养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6.
灌阳县丧葬仪式中的大歌,虽然在庄严神圣的仪式中演唱,但却讲人事,唱人情;不讲鬼怪,不唱神仙。大歌所表现的内容、演唱和欣赏大歌的人以及大歌的效果,都是在世俗的境域内,大歌具有浓厚的世俗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概述了"多元解读"的产生及其必要性,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对"多元解读"的过分追求所导致的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些误区。同时,本文对"多元解读"的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8.
振动沉管桩因其在施工中明显的优势而被广泛采用,但实际操作中常出现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现象,而不得不改变施工工艺、更换设备或变更设计,从而延误工期,增加投资等情况。本文通过对振动沉桩的贯入机理、贯入阻力的估算、取值方法、阻力判定及实例分析,让设计、施工人员在设计、施工沉管桩时能合理地确定施工方法、进度、质量。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通过对英汉谚语产生的不同背景的比较分析;论述了英汉谚语互译的多样性及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0.
建设应用生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以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理念,借助对本科生进行专业调整的有利时机,整合分散的实验室资源,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中心,并在实验室建设、实验人员配置、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