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13篇
  免费   1249篇
  国内免费   1724篇
教育   43237篇
科学研究   12793篇
各国文化   335篇
体育   5434篇
综合类   4502篇
文化理论   194篇
信息传播   929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790篇
  2021年   1879篇
  2020年   1366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801篇
  2017年   896篇
  2016年   823篇
  2015年   2451篇
  2014年   3744篇
  2013年   4893篇
  2012年   5503篇
  2011年   5996篇
  2010年   5827篇
  2009年   5199篇
  2008年   5029篇
  2007年   5492篇
  2006年   5302篇
  2005年   4360篇
  2004年   2656篇
  2003年   2262篇
  2002年   2410篇
  2001年   2063篇
  2000年   1240篇
  1999年   1028篇
  1998年   692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邓小平统战策略有两手策略、民主策略、亲善策略、宽大策略和化解策略 ,共五个方面。邓小平提出这些统战观点所针对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实质 ,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功能。  相似文献   
892.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不仅在诗苑勤耕细作,而且还撰写了大量政论和哲学著作,其中就蕴涵着德福配称的思想。本文将就雪莱德福配称的内涵、践行的工具性原则和影响因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93.
告别言语行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告别言语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其表现形式多样,策略类型丰富。认识和掌握告别的技巧,对提高语言质量.增强交际能力.巩固交谈双方的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4.
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现实性、时代性,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产生了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教育思想精髓的同时,结合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在诸多方面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了创新和发展。着重从教育方针、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对知识分子的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教育改革和发展思想等五方面进行比较,探讨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95.
微型化学实验的开发和开展是在绿色化学理念指导下的实验创新,是对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发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化为知识的创建者和研究者,使学生由单纯记住知识转化为使用知识和理解知识,让化学实验由“照方抓药”变为“开方抓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培养其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896.
本文结合近年来对生态教育的讨论,对当今中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意识,提高环境行动技能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97.
FOB术语是国际贸易中常用的术语,但在使用FOB术语的情况下,卖方面临更大的风险.笔者主要通过对几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在使用FOB贸易术语的情况下,卖方面临风险的类型,同时研究规避风险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98.
职业技能的继续教育、就业质量的持续提高以及阶层的向上流动是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的三项基本职能,要求我们必须基于继续教育通道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保障体系.这种保障体系以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强化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体系,充分借助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平台,帮助其实现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899.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始于魏晋时期的曹丕,其著作《典论*论文》首先提出了批评态度问题,其核心是提出对"文人相轻"的批评,从而引起人们对批评态度的重视和研究,构成了中国古代批评态度观.  相似文献   
900.
新时期对党性修养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任务 ,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