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603篇
  免费   3946篇
  国内免费   6388篇
教育   92532篇
科学研究   17234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11582篇
综合类   10679篇
文化理论   66篇
信息传播   980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1480篇
  2021年   2866篇
  2020年   2514篇
  2019年   2065篇
  2018年   1509篇
  2017年   2056篇
  2016年   1943篇
  2015年   4866篇
  2014年   7096篇
  2013年   8519篇
  2012年   10077篇
  2011年   11537篇
  2010年   11693篇
  2009年   10902篇
  2008年   11242篇
  2007年   11060篇
  2006年   9391篇
  2005年   7978篇
  2004年   6302篇
  2003年   4621篇
  2002年   4275篇
  2001年   3372篇
  2000年   1926篇
  1999年   600篇
  1998年   324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23篇
  1995年   16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00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6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6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51.
陈咏竹  李蓓兰  杜亮 《编辑学报》2018,30(3):316-318
学术素养是科技期刊编辑需要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在本文中作者结合自身工作中的体会,从学术素养包含的内容、学术素养对编辑工作的重要作用以及提高学术素养的途径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青年编辑应该如何认识和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952.
以公共图书馆为例,运用文化权利、政策过程理论对我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展开政策检视和反思。研究发现,免费开放政策取得重要成效,但亦存在问题:恒定的经费补贴量难以满足免费开放后文化供给量和服务量的增长;经费分担机制未完全落实;按行政层级设计的补贴标准难以关照到不同规模的公共图书馆需要;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缺失,政策激励约束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动态的政策调整和优化未能及时跟进,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明确、支出责任与财力不匹配以及政策成本高于收益。因此,建议完善分类资助标准,设计多重综合标准;建立完善经费保障的动态调整机制,创新财政保障方式;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表2。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953.
目前,学术界多开展引用动机和引文功能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引用偏好等引用行为却关注较少。基于Taylor的信息使用环境理论,本研究采用参考文献分析方法,全面揭示了施引者引用行为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将信息使用环境理论中的前三类要素分别通过学者特征、组织环境及论题进行定义,采用参考文献分析法提取第四类要素;随机抽取论文样本,针对上述四类特征进行编码并通过统计分析探讨影响施引者引用行为的因素。研究发现:学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学术年龄、职业角色、职称、所属机构的类型和层次以及所从事的研究主题和类型,都能对质量、语种、数量、信息资源类型、论文新旧的引用偏好产生显著影响。研究表明:信息使用环境理论和参考文献分析法在引用行为研究中具有适用性。表4。参考文献47。  相似文献   
954.
王凤产 《编辑学报》2018,30(5):547-550
为避免传统同行评审形式出现的诸多弊端,学术出版界不断探索新的同行评议方法,出现了诸多的创新。本文主要对当前正在尝试的新兴同行评审方法进行调查,并介绍相关经验。这些创新方法包括开放性同行评审、非选择性同行评审、开放预审稿件的公众评审、便携式同行评审、反弹式同行评审、背书式同行评审。调查结果显示,同行评审实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互联网革命和开放获取出版紧密相关,科学出版商为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新的同行评议形式为学术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55.
logistic回归分析在医学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因其涉及的因素较多,统计方法较为复杂,部分研究者未咨询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专业人员而盲目套用统计学方法,造成其在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时出现诸如自变量选取和纳入、统计模型选择、结果表述和报告时误用错用情况的发生。本文选取公开发表的医学论文,举例分析文章中logistic回归误用错用的情况,指出其正确应用方法,为医学期刊编辑处理类似稿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6.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与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世界各国奋力攀登的制高点和国家战略。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外信息安全保障概念、立法原则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信息安全保障是大安全观下对信息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的积极防御措施;其法律制度建设正在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单纯立法走向“立法与实施机制”并进;其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一个由技术、管理、法制、文化等多元素、跨国跨区域、全方位的主动积极防御整体联动框架。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以及“总体安全观”下以《国家安全法》为基准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正走向健全与发展之路;新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正在成为前沿课题。图2。表5。参考文献105。  相似文献   
957.
王润 《编辑之友》2018,(8):61-65
“数字鸿沟”问题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将“数字鸿沟”问题放置于我国具体的互联网实践之中,从人的主体性和技术的社会因素两方面加以认识,以充分理解中国社会背景下“数字鸿沟”问题的现实情境.通过对64名被访者的访谈,笔者发现信息弱势群体试图摆脱社会结构的限制、发挥人的主体性,网络新媒体技术的身体不在场特征、中低端通信市场以及信息化的普及为数字鸿沟的弥合提供了可能性,反映出中国网络社会突破“数字鸿沟”的潜力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958.
期刊评价中文献老化理论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探究生存分析法在学术期刊评价上的应用,在理论上 克服了因领域差异导致的壁垒,并选取CSTPCD中30家中文物理学科期刊作为样本数据集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论文 被引时序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物理学科文献老化规律,并选取样本期刊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期刊评价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59.
李静 《出版科学》2018,(2):124-126
《孝经》形成于先秦时期,是经书之一,自汉代起被我国封建君主奉为圭臬,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政权、稳定天下、治理国家的至德要道.《孝经》的编辑思想主要表现在"广至德要道,以顺天下"的编辑宗旨,"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的编辑目的,尊卑有别的编辑原则和开放融合、兼容并包的编辑态度.  相似文献   
960.
Stickiness refers to the set of persuasive message properties: simple, unexpected, concrete, credible, emotional, and stories (SUCCES). Heath and Heath (2007) argue that a sticky message is expected to be more memorable and hence more persuasive than a non-sticky message. A 2 (sticky v. non-sticky message) x 3 (pretest v. posttest v. delayed test) longitudinal experiment is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persuasiveness of sticky messages on applying sunscreen. Results of a mixed model 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 that the sticky message produce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more favorable to the message recommendation than the non-sticky message. Specifically, a time × message induction non-additive effect was found, which sustained only in the sticky message condition across time. Despite this interesting effect, its explanation remains elus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