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教育   213篇
科学研究   97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7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校现代教学设施集中控制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多年从事教学管理以及项目建设的经验,分析当前教学设施在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依托互联网建设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语言实验室等现代教育平台的新的管理模式——集中控制与管理模式,并阐述了集中式控制与管理的具体实现功能.  相似文献   
52.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的全球化决定了工程教育的全球化,包括工程教育的市场、领域状况、教育机制、过程和产出目标等各个方面。中国的工程教育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也必然要参与到教育的国际竞争中去。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问题,初步给出了一个从市场、资源、机制、到产出目标的一个工程教育指标体系,在这个体系下分析了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及其与目标的差距,并提出相应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3.
藏传佛教是藏族社会最重要和最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藏族社会的传统教育也深深受到藏传佛教哲学和方法论的影响,本文针对藏传佛教中的终身教育思想阐述一些个人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54.
摘要:在我国高校的学术评价中,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与获奖、轻成果与应用"等弊端,评价过 程中的非学术因素助长了学术浮夸和学术腐败.要实现学术评价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必须尊重学术自由,完善奖惩 机制,强化学术的"过程性评价",加强学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5.
《高校德育大纲》明确将国防教育、学生军政训练纳入高校德育大系统,中央16号文件也将认真组织大学生参加军政训练作为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把高校国防教育与高校德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的新理路,为新时期研究高校国防教育构建了一个全新视界。全面梳理高校国防教育德育功能的研究现状,既是有效发挥高校国防教育“国防”和“育人”双重效益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6.
略论高校德育环境的三个主要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环境分类有多种。从影响层次划分,有核心层环境、支撑层环境和依托层环境。其中,高校的学术环境及氛围,高校的文化环境及氛围,高校的舆论环境及氛围,高校的大学精神及办学理念等构成高校德育核心层环境;良好的人际环境,师生员工的综合素质,国家的政策保证,高校的制度环境等构成高校德育支撑层环境;而校园周边环境,校园物质环境,高校师生员工的文化价值观和家庭德育环境是构成高校德育依托层环境。  相似文献   
57.
主要讨论了Banach代数中鞅变换的收敛性,指出在一类条件下,鞅变换是依范数收敛及几乎处处收敛的.  相似文献   
58.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有着重大影响,近年来,关于土地利用的碳排放研究已逐渐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但目前尚没有关于全国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详细研究.本文利用全国的植被类型图、土壤类型图以及土地利用遥感影像,借助ArcGIS 9.3的空间分析功能,对中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华东地区、中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等六大区域的各种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安徽省为例,介绍了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碳排放强度的应用.结果表明:①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碳排放强度在各区域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某些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甚至在一些区域表现为碳排放,而在另一些区域则表现为碳汇;②林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表现出强烈的碳排放作用,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林地的转变一般表现出最高的碳汇;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其它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基本表现为碳汇,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向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的转变则表现出明显的碳排放作用;④可考虑采用限制林地转出、提倡植树造林、提高建设用地节约利用、加强对未利用地的改造和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来控制土地利用碳排放.  相似文献   
59.
查佐明  刘慧 《科教文汇》2013,(27):166-166,168
苏州大学“大学生村官调研见习团”连续六年奔赴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摸索出的校地共建、齐抓共管、配套保障、评估考核、成果转化的经验,启示社会实践活动要向课程化、社会化、基地化、项目化、专业化、多元化、制度化、持续化发展,让“三下乡”变成“常下乡”。  相似文献   
60.
查佐明  刘慧 《科教文汇》2013,(9):166+168
苏州大学"大学生村官调研见习团"连续六年奔赴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他们摸索出的校地共建、齐抓共管、配套保障、评估考核、成果转化的经验,启示社会实践活动要向课程化、社会化、基地化、项目化、专业化、多元化、制度化、持续化发展,让"三下乡"变成"常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