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4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2130篇
科学研究   753篇
各国文化   12篇
体育   209篇
综合类   209篇
文化理论   46篇
信息传播   57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317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知识结构”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一系列概念、原理、及理论所构成的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运用布鲁纳的学习理论,教学中从知识的细胞——概念入手,讲透概念,理清线索,进而形成学科的知识体系。如此,由小结构到大结构,使知识逐步系统化。  相似文献   
52.
本文在总结高校图书馆纪律建设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3.
掌纹识别是利用人的手掌掌纹图像对其身份进行认证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掌纹线中的主线和皱褶是重要的特征,在空间域内掌纹图像中纹理的疏密和深浅,与频域内能量聚集和紧密程度相关。目前的掌纹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一种掌纹特征的提取算法上如何提高匹配率,而对结合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掌纹特征的提取算法,如何提高掌纹识别匹配率的讨论较少。提出了一种有效提高掌纹识别率的方法,即结合点特征的提取和傅立叶变换特征的提取,提高掌纹特征匹配识别率。将该方法与单独使用点特征提取和傅立叶变换提取进行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的识别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4.
将安徽、山东、江苏、江西四省并列,对90年代以来影响各省资本分布的各个因素: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差异、信贷投放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四者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与问题做了系统研究,从而发现从中央财政支付转移的角度看,山东、江苏二省每年都有相当数额的财政收入上缴中央政府,而安徽、江西二省2000年以来每年都接受大量的中央政府财政补贴,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从银行及其资本渠道来看,四省均出现资本外流现象.  相似文献   
55.
将绩效管理理论运用于高职学生管理中,采用现场研究方法设置试验组(45人)和控制组(71人),对试验组进行学生绩效管理控制。一个学期后考察学生德育、智育、体育和综合能力考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学生管理中采取绩效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绩效。  相似文献   
56.
语文教学应改变以前仅把继承和掌握前人积累的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判断,作为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来抓的做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生活,从而获得创造源泉。  相似文献   
57.
58.
本文给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曲线的strip树表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二值图象中曲线的基本算法。  相似文献   
59.
利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研究菲涅耳圆孔衍射轴线上的光强分布规律及其解析表达式,可以得到半波带法和矢量图解法的一般结论。  相似文献   
60.
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一位心理学教授曾做过一项试验: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车窗是打开的,车牌也被摘掉;另一辆则封闭如常。结果打开车窗的那辆车在三日之内就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则完好无损。这时候,他在剩下的这辆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时间,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打破,车内的东西也全部丢失。于是他据此提出了“破窗理论”:对于完美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