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50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语言是科学交流的载体,科学交流的语言分布反映了全球科技话语权的格局,本文基于科学推文视角揭示了非正式科学交流中的语言分布,并与基于科技文献的正式科学交流语言分布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①科学推文语言集中分布在英语(91%)、日语(24%)和西班牙语(17%),而科技文献语言集中分布在英语(942%)、中文(43%)和土耳其语(04%);②科学推文和科技文献的语言分布均存在学科差异,体现出不同语言作者对特定学科关注度的不同;③除了沙特阿拉伯之外,世界各国即使母语不是英语,均以英语科学推文占主导地位,母语科学推文屈居第二;④英语、德语、日语、法语等语种的科技文献获得科学推文最多,而科技文献量和质量名列前茅的中文和土耳其语文献获得的科学推文很少。结果表明,英语俨然已经成为非正式科学交流中的通用语,提高中文在科学交流中的国际影响力任重道远。图3。表3。参考文献15。  相似文献   
22.
【目的/意义】当前,对学科研究前沿的挖掘和探测成为学科知识创新服务的重要支撑。本文从整合主题的 视角出发,提出了学科知识网络构建与演化分析的框架,通过该框架实现学科研究前沿的挖掘和探测。【方法/过 程】整合主题的学科知识网络构建与演化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基于主题挖掘与主题语义关联计算 相结合的视角,提出了整合主题的学科知识网络构建流程;二是,基于复杂网络结构分析理论提出了整合主题的网 络结构演化分析方法,以挖掘和探测前沿主题;三是,基于复杂网络演化建模与多 agent系统仿真建模方法,提出了 整合主题的学科知识网络演化建模框架,通过演化建模探索学科知识结构的演化机理。【结果/结论】以上整合主题 的学科知识网络构建流程和演化分析、演化建模框架,形成了“主题挖掘→网络构建→结构演化→仿真建模”的研 究新思路,为学科知识创新服务提供了新的方法与工具。  相似文献   
23.
[目的/意义]针对同一事件新闻报道与舆情评论既相互依存又偏离的现象,通过话题识别与主题关联分析,探索新闻报道引发的舆情评论在主题内容与时间阶段上的异同,拟为研究以舆情评论表达的舆情事件和以新闻报道表达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共振与偏离,进而为探究社会舆情传播规律提供参考,为服务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过程]以拉斯韦尔(5W)模型、LDA主题模型和Python工具为基础,设计研究思路和流程,从腾讯新闻和知乎平台上抓取新闻报道和评论的数据,经过处理加工过后加以分析挖掘。[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舆情事件主题会一定程度偏离社会现实主题,衍生出更多隐性主题;舆情事件与社会现实的发展走向较一致;此外,社交媒体相较于新闻媒体所衍生的舆情事件主题更多,而两者反映的社会现实主题类似。  相似文献   
24.
傅柱  曹猛  王曰芬  徐绪堪 《现代情报》2018,38(10):16-23
以设计过程为视角,探讨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知识流的内涵、特征和机理。结合知识流理论和SECI模型,依据概念设计过程分析概念设计中知识流的内容和流动模式;在知识流建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概念设计中的知识流节点进行分析和建模;基于角色模型分析角色与工作流、知识流之间的映射过程。根据概念设计过程,分析并揭示了概念设计中需求确认、总体方案设计、总体方案求解、方案评价和决策4个主要步骤的知识流动机制;对概念设计的知识流节点进行建模,按照知识汇集模式将概念设计知识流分为连续知识流、合并知识流、拆分知识流、广播知识流、循环知识流5类,按照知识传递模式将概念设计知识流可分为经验知识流、协作知识流、援助知识流3类;提出概念设计中基于角色模型的工作流和知识流整合模型,并以反后坐系统概念设计为例进行模型验证。通过本文分析和建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概念设计中知识流的内涵和机理。  相似文献   
25.
[目的/意义]探索情报研究场景式服务及其发展路径,助推科技情报服务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科技情报项目的投入产出绩效。[方法/过程]剖析信息增值服务业态的“场景”内涵,阐释场景化科技情报服务在价值创造逻辑上的变化;研究情报服务场景化要素,构建场景式情报服务体系模型并进行实例阐释;并从项目管理角度,分析场景式情报服务的发展路径。[结果/结论]场景式作为信息服务的新模式,促使服务价值功能创造、服务价值体验传递、服务价值供给主体发生改变;服务内容通过体系模型中的形式化表达转化为符合场景要素的服务方案,可作为新实践当中的实现方式;项目驱动或服务驱动的情报项目管理方式对科技情报服务转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6.
竞争情报活动中人际网络构建的一般模型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竞争情报和人际网络的概念,分析了竞争情报活动中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的影响因素,依据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的主要流程,提出了基于企业业务职能的人际情报网络构建的一般模型。并且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进行了实际调查,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最后对聚类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7.
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的比较与综合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内涵与应用,重点比较研究两者在方法论基础、研究对象、应用范围、软件工具等方面的异同;指出对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综合研究与应用,将有助于人们提高情报研究工作的效率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探索综合利用两者的优势与应用思路。最后,在对两者现有软件功能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综合应用的文本分析软件构架。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旨在揭示多学科交叉综合领域内的核心学科并分析学科间内在联系与演变,以此来分析领域内学科态势。以人工智能领域为研究对象,探讨该领域内相关学科的分布,分析学科相互间的关联和研究相似性及演化,为科学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对文献资料进行预处理后,用关键词表征学科研究内容,并通过词袋模型构建学科向量;分别从基础统计、共现分析和相似性分析来研究学科的分布、人工智能与其他学科之间以及两两学科之间的相似性与演化。结果表明,人工智能领域内以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为核心,以数学为基础,并逐渐延伸到社会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由单一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向多学科应用领域发展。领域内学科的多元化也促进了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研究内容的转变。本研究分析路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学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曰芬 《情报科学》2020,38(12):3-3
  相似文献   
30.
政策文件替代计量指标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指标,为测度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提供了新方向,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基于Altmetric.com公司从2013年1月到2016年6月收集到的所有政策文件替代计量指标数据9万余条,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其分布特征,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研究发现,政策文件替代计量指标的相对覆盖率较低,为1.7%;相对引文指标没有及时性优势,平均时滞长达4.5年;论文层次的分布较为均匀,94%的学术成果仅有1条政策文件提及;期刊层次的分布基本遵循布拉德福定律,EFSA Journal等核心期刊是政策文件参考的主要学术成果来源;保健科学和医学是政策文件提及最多的学科,占据了“半边江山”;具有政策文件替代计量指标的学术成果,其替代计量关注度指数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没有明显优势。图7。表5。参考文献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