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945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826篇
教育   168501篇
科学研究   9755篇
各国文化   1210篇
体育   8508篇
综合类   4312篇
文化理论   1625篇
信息传播   27315篇
  2024年   1520篇
  2023年   6038篇
  2022年   2725篇
  2021年   2023篇
  2020年   2869篇
  2019年   2939篇
  2018年   1554篇
  2017年   2620篇
  2016年   3011篇
  2015年   4377篇
  2014年   13322篇
  2013年   9419篇
  2012年   11666篇
  2011年   15617篇
  2010年   16010篇
  2009年   15926篇
  2008年   16450篇
  2007年   14791篇
  2006年   15611篇
  2005年   14342篇
  2004年   13482篇
  2003年   12661篇
  2002年   8178篇
  2001年   6444篇
  2000年   3890篇
  1999年   923篇
  1998年   672篇
  1997年   517篇
  1996年   395篇
  1995年   309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46篇
  1992年   198篇
  1991年   122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9 毫秒
61.
加"0"问题复杂性探究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中图法》类目复分加“0”问题复杂性的种种表现,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2.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提出了我国要建立和健全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仅从对这样一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描述上,即可清楚地认识到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是其自身的多层次,二是与他类的相互沟通。五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一“多层互通式”职业教育体系的选择是明智之举,它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适应了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首先,健全“多层互通式”职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随着科…  相似文献   
63.
64.
照泉 《语文知识》2002,(2):46-47
任何客观事物(包括情感)都有一个“度”。这个度反映在思维(内部语言)方面可称“维度”。这个“维度”现下虽已经引申为“在总本内部一个方面”的意思,但仍有“刻”度、程度、力度、限度、幅度”等的表述。在语言运用中,为了比较恰当、妥贴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还要有一个“适度”。这个适度,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归结为“适应”。适应的对象是“题旨情境”,就是要适  相似文献   
65.
66.
67.
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献研究和实际观察的基础上,从观念的转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科教兴体”战略的实施、举国体制的完善、项目的布局等5方面概括和分析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伊朗历法     
罗友 《上海集邮》2003,(5):33-33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有2个特殊日子,同时也是伊朗经常发行邮票的2个日子。一是2月11日,1979年的这一天伊斯兰革命成功,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一是4月1日,1979年的这一天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而邮票题材也对应相关。  相似文献   
69.
对二十世纪中国诗歌中写“树”诗以及一些“树”的意象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不同时期“树”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指出了它们与古典诗歌不同的新的特质,呼吁建构一套能解决中国现代诗歌实际的诗歌理论。  相似文献   
70.
王静 《生态文化》2003,(3):42-44
小时候,听大人们说:“太平房”是通往天堂的驿站,尽管解释得颇有诗意,但我一点也不觉得有多浪漫,爸爸妈妈也很在意的让我回避那个地方。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无法回避,大概是1995年的时候,28岁的我第一次去了“太平间”,为我先生的外婆送行。从那以后,我不知道去了那里多少次,但每一次看到那高举过头顶的泥盆随着一声脆响而变得粉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