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4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41.
论佛教咒愿文及其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咒愿文是佛教徒为施主诵祷祝祈时宣念的文辞。在传世佛教律典和敦煌文献中,都保留了一定数量的咒愿文。佛教咒愿文有其产生、发展及演变的过程,早期的佛教咒愿文具有浓厚的宗教教化功能,唐末五代的敦煌咒愿文和斋会咒愿,则显示出极其鲜明的世俗功利色彩。佛教咒愿文的演变是佛教传播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它揭示出隋唐以后中国佛教世俗化进程加速发展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442.
443.
中晚唐游仙诗创作不同于前代单纯向往长生或感叹抒怀,呈现出世俗化的趋势。曹唐的游仙诗最能体现这一新变,不仅在诗中展现人间化的仙界,而且不假雕琢,表达通俗。游仙诗世俗化的成因,与中晚唐的时代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44.
《文化学刊》2011,(6):99-99
万俊人在2011年第1期《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撰文指出,除了世俗化、市场化的环境影响之外,“三俗”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是否与我们理论界的某些消极无为有关?这么多年来,我们对社会的主体意识形态和社会基本价值观念是否关注不够?我们甚至羞于或者怯于用理论的方式去研究社会的意识形态问题、道德价值观念问题,  相似文献   
445.
以新闻故事为主要形式的电视新闻栏目剧是民生新闻板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电视栏目剧的方式演绎新闻,兼有新闻和电视剧的双重特点,既有新闻的即时性、新闻性,又有文学的情节化情感性特点。电视新闻栏目剧继承了中国古代说书艺术的传统,是当下电视文化中最为中国化大众化,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446.
西方现代教育肇始于神圣性向世俗化的转向,洛克的“白板说”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一环。“白板说”力图张扬一种世俗化的实践原则,其以人类“趋乐避苦”的倾向为起点,以追求可衡量的、安稳的世俗幸福为目的。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洛克的道德教育不再引导人们朝向一种道德完善的至善目的,而是旨在帮助人们获取一种实用的道德法则,使其能够正确地追求自我利益与荣誉、进而促进生活的便利。因此,洛克的教育学背离了“古典目的论”,后者认为,教育的目的或责任是实现人类形式中所隐含的高贵与完美。“白板说”一方面为现代教育摆脱宗教狂热,走向启蒙理性奠定了基础,但是另一方面,如何在一个世俗世界重新敞开人类道德的超越性纬度,也是洛克乃至当今教育始终需要回应的一个疑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